一、癥狀
1.病程 病程較長,自出現癥狀到就診時間多在1年至數年之間,自出現癥狀到確診平均約為8年。
2.多發性 多發性皮樣囊腫已有報道,以顱內和椎管內同時發生為多見。并有家族性發病。
3.伴發畸形 皮樣囊腫可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如頸枕區顱骨畸形、顱骨裂、脊柱裂、內臟轉位等。
4.癥狀與體征 多數病人以顱內壓增高為常見癥狀,位于顱后窩者可有共濟失調、走路不穩、眼球震顫等小腦損害癥狀。位于鞍區者可出現視力、視野障礙,其他癥狀有癲癇、偏癱等。皮樣囊腫常伴有皮瘺,這是皮樣囊腫的重要臨床特點。皮瘺的瘺管可以是開放性,也可是閉鎖性,或僅有一纖維束帶。皮瘺多位于中線部位,偶發生在側位。顱內皮樣囊腫以枕部皮瘺最常見,其次為頂部、額鼻部。
皮樣囊腫所在部位較深,不與表層的皮膚相粘連,質柔而韌,有較大張力,其基底部常和深部組織如筋膜或骨膜等粘連而不可移動,并可因其長期壓迫,在局部骨面上形成壓跡。脂肪瘤呈扁平分葉狀,位于皮下,用手指沿腫物兩側相向推擠局部皮膚,可出現橘皮樣征。
根據發病年齡及臨床特點,尤其是伴有皮瘺者,可做出診斷,無皮瘺者可借助放射學檢查進行定位診斷,但術前定性診斷有一定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