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1.臨床表現 患側睪丸疼痛為本病第一個癥狀,往往在睡眠或安靜時突然發生,可能是睡眠中迷走神經興奮,提睪肌隨陰莖勃起而收縮增加,使睪丸扭轉,并逐漸加重,1/3的患者睪丸腫痛為緩慢發生,少數患者發病前有劇烈活動史,疼痛性質起初為隱痛,繼而加劇并變為持續性的劇烈疼痛,患睪不讓觸摸,少數患兒的疼痛沿精索向上放射,也可有反射性惡心,嘔吐,初期檢查陰囊腫大,壓痛,有人認為,睪丸輕度腫大并上移至陰囊根部,且呈橫位,是本病特異性體征,在發生扭轉后,先出現靜脈回流受阻,睪丸淤血,繼而動脈閉塞,睪丸缺血腫脹,睪丸和附睪界限不清,Prehn征陽性,即向上抬舉睪丸時疼痛加重,患側提睪反射消失,陰囊紅腫漸加重,變硬。
2.臨床分型 睪丸扭轉基本分為兩種類型:
(1)鞘膜內睪丸扭轉:臨床所見睪丸扭轉多屬此型,多在青春期發病。
(2)鞘膜外睪丸扭轉:扭轉發生在睪丸鞘膜之上,故又稱為精索扭轉,幾乎全部發生于新生兒期,不易早期診斷,扭轉度多在360°以上,睪丸扭轉后突發局部劇痛,常向腹及腰部放射,并有惡心,嘔吐及發熱,可誤為睪丸及附睪炎癥,嵌頓疝,甚至腹腔內疾患,陰囊皮膚充血,水腫,發熱,由于提睪肌痙攣及精索的短縮,睪丸被提到陰囊上部(圖5),陰囊腫大,皮膚水腫,壓痛顯著,輕度扭轉僅引起輕度不適,伴有間斷性積水,新生兒及小嬰兒的睪丸扭轉常無痛苦,扭轉的睪丸增大,變硬,但無壓痛,陰囊內容常與其壁粘連,并透過皮膚可呈藍色。
因本病無特異性表現,不容易早期明確診斷,我們匯集國內232例報道,誤診率近60%,有人強調,兒童期的陰囊急癥不合并泌尿系統癥狀時,在明確診斷其他疾病以前,應考慮為睪丸扭轉,多普勒超聲血流測定及ECT有助于確診,還有人將B超和MRI用于術前診斷。
近年來,有人報道用超聲血流圖,超聲聽診器和核素99mTC掃描等方法診斷睪丸扭轉,間歇性鞘膜積液伴有輕度壓痛者,可能發生過不完全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