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部腫瘤科癥狀診斷
一、癥狀
大腦凸面腦膜瘤病史一般較長,因腫瘤所在的部位不同而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顱內壓增高癥狀 見于80%的患者,由于腫瘤生長緩慢,顱內高壓癥狀一般出現較晚。腫瘤若位于大腦“非功能區”,如額極,較長時間內患者可只有間歇性頭痛,頭痛多位于額部和眶部,呈進行性加重,隨之出現惡心、嘔吐和視盤水腫,也可繼發視神經萎縮。
2.癲癇發作 額頂葉及中央溝區的凸面腦膜瘤可致局限性癲癇,或由局限性轉為癲癇大發作。癲癇的發作多發生于病程的早期和中期,以癲癇為首發癥狀者較多。
3.運動和感覺障礙 多見于病程中晚期,隨著腫瘤的不斷生長,病人常出現對側肢體麻木和無力,上肢常較下肢重,中樞性面癱較為明顯。顳葉的凸面腦膜瘤可出現以上肢為主的中樞性癱瘓。腫瘤位于優勢半球者尚有運動性和感覺性失語。腫瘤位于枕葉可有同向偏盲。
4.頭部骨性包塊 因腫瘤位置表淺,易侵犯顱骨,病人頭部常出現骨性包塊,同時伴有頭皮血管擴張。
二、診斷
通常凸面腦膜瘤體積很大時,診斷比較容易。20世紀70年代以前本病的診斷主要依靠頭顱平片和腦血管造影,70年代以后CT應用于臨床,對此病可做出非常明確的診斷,而且比MRI更清楚。因在后者的圖像中有時腫瘤與水腫混在一起,影響定性診斷。如術前懷疑腫瘤與矢狀竇有關,需行腦血管造影或MRI加以證實。當然,對診斷凸面腦膜瘤,腦血管造影并不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