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決于傳播方式。
繼發性肺炎:一般出現腺鼠疫以后,往往沒有明顯的皮膚病灶,呼吸系統受累一般發生在發熱數天至1周以后,表現為咳嗽、氣促、發紺、咯血、胸痛、肺底部有少許濕啰音,可并發胸腔積液。
原發吸入性肺炎:發生于接觸鼠疫肺炎病人之后,很快出現呼吸道癥狀,如氣促、發紺、消瘦、咳白泡痰,很快出現咯血,可出現意識障礙,多死于休克及呼吸衰竭。死亡病例呈高度發紺,故有“黑死病”之稱。
主要癥狀:
1.咳痰為膿血痰、泡沫血痰或鮮紅色痰
胸痛、咯血;
2. 呼吸急促
并迅速呈現呼吸困難和紫紺,肺部體征少,可聞及少量濕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胸部X線呈支氣管炎表現,與病情嚴重程度極不一致。
3.淋巴結腫大
可有嘔吐、腹瀉、肝脾腫大及出血表現。
診斷:
取決于病人有接觸史及肺部受累表現,病因診斷取決于痰、血或淋巴結吸出物革蘭染色、培養,有條件的單位可作直接熒光素標記抗體染色,可提供快速的病因診斷。確定有賴于病原學檢查出鼠疫桿菌和(或)檢測血清特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