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本病起病隱匿,多發生于30~55歲的男性,通常有10年以上過度嗜酒史,臨床表現多樣化,主要表現為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1、心臟擴大
可為酒精性心肌病最早的表現,部分病例臨床癥狀不明顯,常在體檢、胸部X線或超聲心動圖檢查時偶然發現。心臟多呈普大型,伴有心力衰竭者室壁活動明顯減弱,當心腔有明顯擴大時可伴有相對性瓣膜關閉不全性雜音。早期病例治療后心影可于短期內迅速縮小,晚期患者心影常難以恢復正常。
2.充血性心力衰竭
長期嗜酒者常存在心功能輕度減退現象,甚至在出現心功能不全的臨床癥狀之前就已存在。早期病人可無自覺癥狀,或僅表現為心悸、胸悶、疲乏無力等。嚴重者以充血性心力衰竭為突出表現,通常為全心衰竭,但以左心衰竭為主,出現呼吸困難、端坐呼吸及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等癥狀,亦可有頸靜脈怒張、肝淤血、下肢水腫及胸腔積液等。病情較輕者戒酒后常可好轉,但再飲酒時病情可再次加重。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亦可為本病的早期表現,最多見為心房顫動,其次是心房撲動、頻發室性期前收縮、房性期前收縮及心臟傳導阻滯;心律失常多需要藥物治療或電復律,但少數可自行恢復竇性心律;同一種心律失常可反復發生。由于心律失常多于周末或假日大量飲酒之后發生,故稱為“假日心臟綜合征”。對嗜酒后出現不能解釋的心律失常時應考慮本病之可能。酗酒者發生的猝死,可能與心室顫動有關。
4.胸痛
除非同時伴有冠心病或主動脈瓣狹窄,一般不會發生心絞痛,但可出現不典型胸痛;亦有以心絞痛為突出表現者,這可能與乙醛促進兒茶酚胺釋放,刺激α-腎上腺受體導致冠狀動脈痙攣有關。
5.血壓改變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血壓偏高者常見,特別是舒張壓增高,而收縮壓正常或偏低,稱之為“去首高血壓”(decapitated hypertension),此點有別于原發性擴張型心肌病。
6.周圍神經炎及共濟失調。
7.其他
長期大量飲酒可同時累及腦、肝臟、骨骼肌等靶器官,出現相應癥狀。戒酒治療可改善預后,再次飲酒,病情又加重,周而復始。
二、診斷
目前尚無特異性診斷方法及標準。
1、有大量飲酒史
(純乙醇量125ml/d,即啤酒4瓶或白酒150g),持續10年以上,出現心臟病的癥狀和體征。
2.能排除其他心臟病即應考慮本病
。強制性戒酒4~8周,積極治療后病情迅速改善亦支持酒精性心肌病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