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通常情況下,各類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具有如下臨床特征:源于各類貧血,而且一般在各類貧血的急性階段或最嚴重時期出現;與原發各類貧血在程度上常呈平行關系,癥狀多具有晝輕夜重的特點;在疾病初期和恢復期常出現腦衰弱綜合征,在急性期常出現急性腦病綜合征,在嚴重軀體疾病之后或治療不當影響腦功能時可出現慢性腦病綜合征;病程和預后常取決于原發軀體疾病的病程長短及病情嚴重程度,預后一般可逆。
1.缺鐵性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
①早期出現類神經官能癥癥狀:如頭昏、頭痛、失眠、情感不穩、記憶力減退、精神萎靡等。
②情感障礙:以抑郁狀態多見,患者少動、悲傷、消極、寡言等。
③幻覺或妄想狀態:在重癥貧血時可出現幻聽,是缺鐵性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中的常見癥狀,其中以真性、言語性、評論性幻聽為多見,幻視甚少出現,常伴有關系、自責妄想等。
④異食癥:缺鐵性貧血患者往往有異食癥,有人認為,由于缺鐵性貧血,尤其在饑餓時,枸櫞酸及三磷腺苷(三磷酸腺苷)移向攝食中樞,使乙酰膽堿形成增多,刺激食欲中樞,引起異常興奮所致。
(2)神經癥狀:
2.再生障礙性貧血(再障)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
②情感障礙:抑郁狀態、躁狂狀態等均可出現。
③幻覺妄想狀態:幻視、幻聽,可伴有被害妄想等。
④意識障礙:大多出現在晚期和伴有中樞神經系統出血病例,可出現譫妄或錯亂狀態,甚則昏迷。
(2)神經癥狀:
耳鳴、失神、或痙攣發作、腦膜刺激征、顱壓增高征、癱瘓、眼底出血、腦出血等。
3.溶血性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
以精神發育遲滯及智能障礙較為突出,急性病例也可出現意識障礙。
(2)神經癥狀:
如發生在兒童則以錐體外系統癥狀為主,如肌強直、舞蹈樣運動、言語發育遲緩、四肢痙攣性癱瘓及其他中樞神經局灶癥狀。
4.巨幼細胞貧血伴發的精神障礙
(1)精神障礙:
并不多見,但多種多樣包括意識障礙,嗜睡、譫妄、朦朧狀態等;急性幻覺癥、幻覺妄想綜合征;健忘綜合征;情感障礙有情感不穩、多變、易激惹、或抑郁、焦慮、欣快、躁狂狀態等;后期可出現癡呆狀態。精神癥狀可與貧血同時出現,也可在貧血前,也有出現在貧血后,與貧血的嚴重程度并不平行。
(2)神經癥狀:
神經癥狀出現率很高,約占70%~90%,其中以神經癥狀為首發者占25%,可引起末梢神經變性、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和腦組織的損害等。
所有軀體疾病伴發精神障礙的診斷首先要確定精神癥狀是由軀體疾病引起的,故全面了解病史包括完整的軀體病史和精神障礙史,詳細的物理檢查和實驗室檢查,某些必要的心理測驗,以及對精神癥狀的性質、特征和癥候群的鑒別是做出正確診斷的前提。在全面評估,綜合分析上述諸方面檢查結果的基礎上才能做出或排除軀體疾病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大致可分為3個步驟:
1.確定貧血的存在和診斷,即有貧血的證據。并有確定貧血分類診斷的證據。
2.確定精神癥狀的性質、特點和癥狀群的診斷,認真辨別如下精神癥狀和癥狀群的存在及其與貧血的關系:①智能損害綜合征;②遺忘綜合征;③人格改變;④意識障礙;⑤精神病性癥狀(如幻覺、妄想、緊張綜合征等);⑥情感障礙綜合征(如躁狂綜合征、抑郁綜合征等);⑦解離(轉換)綜合征;⑧神經癥樣綜合征(如焦慮綜合征、情感脆弱綜合征等)。精神癥狀不能歸因于其他精神疾病。
3.確定貧血與精神癥狀的關系,若貧血存在在先,精神癥狀發生在后,精神癥狀隨貧血的緩解而改善,或因其加劇而惡化,則可確定精神癥狀與貧血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