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癥狀
本病臨床表現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視RVT發生的緩急和輕重而異。腎靜脈急性完全性血栓形成,以小兒多見,因沒有充足的側支循環形成,臨床表現為寒戰、發熱、劇烈腰肋痛及腹痛、肋脊角明顯的壓痛、腎區叩痛,血白細胞升高、血尿和病腎的功能喪失。影像學可發現腎腫大。如雙側腎靜脈均發生血栓形成,或原先有一側腎已沒有功能,而另一側腎靜脈血栓形成,則可發生少尿和急性腎衰。在腎病綜合征、妊娠、口服避孕藥等病人,通常病人年齡較輕,常因不明原因的急性或急進性的腎功能惡化,伴蛋白尿和血尿進行性加重,而引起懷疑并進一步檢查才被發現RVT。在年紀較大的人中,如果血栓形成較慢,側支循環已充分建立,腎功能受損則不大。臨床可僅表現為多次發生肺栓塞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塞。有些病人可發生高血壓、下肢水腫。所有RVT病人,如果下腔靜脈受累,均可發生下腔靜脈阻塞綜合征,發生下肢水腫和腹壁的靜脈側支循環形成。在腎靜脈血栓形成中最嚴重的并發癥為肺栓塞,約有一半的慢性腎靜脈血栓形成者有肺栓塞,且常為首發癥狀。
二、診斷
腎病綜合征病人由于血液是高凝狀態的,故可發生血栓形成,其臨床表現也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性。RVT可沒有特別的臨床表現,亦可有某些臨床癥狀如發熱(17%)、急性腰痛(10%~64%)和腎區壓痛和叩痛、突然發生血尿(74%)、血肌酐升高,B超檢查發現腎臟增大(43%)。在腎病綜合征病人發現這些癥狀時,應注意RVT的可能性。但大部分(75%)RVT是沒有典型的臨床表現(慢性型或亞臨床型),與腎病綜合征病情波動也沒有明顯的關系。故對這些RVT則很難做出診斷。
腎靜脈血栓臨床診斷有一定困難,漏診率高,醫師必須提高警惕性。具有腎靜脈血栓致病因素的病人,凡有下述情況者,應行進一步輔助檢查,以明確診斷:
1.突然出現劇烈腰痛。
2.難以解釋的血尿增多。
3.難以解釋的尿蛋白增加。
4.難以解釋的腎功能急劇下降。
5.不對稱的下肢水腫。
6.腎病綜合征病人出現頑固性的激素抵抗。
7.腎病綜合征病人出現肺栓塞或其他部位栓塞。
再加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符合本病特點,可對腎靜脈血栓做出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