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顱內出血預防
出生前應防止早產及避免窒息。
1、做好孕婦保健工作
避免早產,提高產科技術,減少新生兒窒息和產傷,對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婦及時給予治療, 孕婦須絕對臥床以減少子宮收縮,并可用擬β-腎上腺素能類藥物如羥芐麻黃堿(Ritodrine)以推遲分娩。
2、提高醫護質量
避免各種可能導致醫源性顱內出血的因素發生,產程中對胎兒進行監護,如見宮內缺氧及出生時窒息,均及時搶救,分娩時盡量避免產傷,必要時作剖宮產。
3、對可能早產的孕婦
宜在分娩前3天內應用地塞米松以促進肺成熟及減少呼吸窒息綜合征的危險,預防出血傾向,可于分娩前10小時緩慢靜注苯巴50mg,并在產前4~15小時頓服維生素K15~30mg。
4、目前并未證明孕婦或新生兒預防性給予引朵美辛
止血敏,VitE等藥可預防生發基質—腦室內出血發生,對<1500g的未成熟兒生后6小時內可用苯巴比妥降低腦代謝率,清除自由基,減少腦血流量,抑制血壓急劇上升。
對于母乳喂養者應指導乳母多吃綠葉蔬苯及新鮮水果,對經常腹瀉服抗生素者應給維生素K50~100μg/天,或每月注射維生素K1mg,患阻塞性黃疸或嬰兒肝炎者,應給維持素K1缺乏所致的顱內出血。
首先要診斷明確,輕型顱內出血幾乎全部存活,后遺癥0~10%;中型死亡率5%~15%,后遺癥15%~25%;重型死亡率達50%~65%,后遺癥65%~100%,常見的后遺癥有腦積水,腦穿通性囊變,運動和智力障礙,四肢癱瘓,癲癇,肌張力低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