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膜炎檢查
由于鞏膜炎多見于免疫原性及過敏原性的事實,所以,在治療前除病史及全身和局部的特征性體征可作為診斷依據外,進行相應的全身系統檢查及實驗室檢查也是必要的。
?。?)全身檢查
胸部、脊柱、骶髂關節的X線檢查。
(2)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血沉、肝功能,血清尿酸測定、梅毒血清學試驗、結核菌素皮內試驗等。免疫指標:類風濕因子、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免疫復合物測定、抗核抗體、補體C3等。
?。?)鞏膜炎的前節熒光血管造影
Watson(1984)首先將熒光血管造影應用于鞏膜炎的診斷,提出:典型的彌漫型或結節型鞏膜炎,熒光血管造影顯示血管床的熒光增強與通過時間減低,即在充血的血管顯示只有很少或沒有血液通過。其充盈形態異常,因為有異常的吻合支開放,形成血管短路。熒光素早期即滲漏到深部鞏膜組織中,血管充盈延遲。但如果病中血管通暢時,血液循環最終會恢復。但如血管已經阻塞,那就很少重新開放,最終為新形成的血管所取代。特別有意義的是在具有明顯炎癥的彌漫型,結節型和壞死型鞏膜炎中,發生閉塞的是小靜脈,而在穿孔性鞏膜軟化其阻塞的則是小動脈,特別是深部鞏膜叢的小動脈。因此其結果不是像其他類型的壞死性鞏膜炎那樣,由炎癥細胞對被損害的組織進行積極的清除,并被稀疏的纖維組織所取代,而是組織梗塞,并隨之分離,逐漸被吸收清除。
目前雖然圍繞這些血管的正常充盈和某些主要血管不充盈的問題上還有爭議,但通過觀察發炎的血管層和伴隨鞏膜水腫而出現的血管移位,可以鑒別良性的淺層鞏膜炎和嚴重的鞏膜炎,有助于鞏膜炎早期診斷和進一步研究。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
有視網膜下滲出液者,熒光血管造影早期可見脈絡膜背景熒光呈斑駁狀,繼而出現多個針尖大小的強熒光區,隨后此強熒光區逐漸變大變亮。造影晚期這些病灶的熒光素滲入視網膜下液內。當然,這種熒光造影所見對后鞏膜并非特異性的。但這些表現有助于后鞏膜炎的診斷。
?。?)超聲掃描檢查
超聲掃描是近年診斷后鞏膜炎癥肥厚不可缺少的方法。B型超聲掃描可見球后部變平,眼球后部各層變厚,以及球后水腫。若球后水腫圍繞視神經,則可見“T”形征。這種體征表示沿鞏膜擴展的水腫與正常圓形視神經陰影成直角。
?。?)CT掃描檢查
CT顯示鞏膜厚度,注射增強劑可使其影像增強。也可見球后水腫。但特發性炎性眶假瘤、急性鞏膜周圍炎和眶蜂窩織炎病例也可有類似表現。
葉榮坤(1983)報告1例后鞏膜炎所致單側眼球突出:女,46歲。因左眼視力下降5個月,眼球突出1個月,眼球運動受限、球結膜彌漫性充血,顳側赤道部限局性暗紅色充血間有結節,壓痛明顯。眼底視盤充血水腫,隆起2.0D,黃斑部輕度水腫。經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及皮質類固醇治療,病情緩解。劉炳治等(1982)報告后鞏膜炎1例,眼球微向前突>健側2mm,球結膜充血水腫,眼球運動時疼痛加重。視盤邊界不清色紅前凸,中央靜脈充盈迂曲,視網膜輕度水腫,黃斑區有放射狀皺襞,中心凹光反射(-)。給與足夠量皮質類固醇、血管擴張劑、神經營養劑治療。視力由0.3上升到0.8。觀察2年無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