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主要成份。每個血紅蛋白分子由4個血紅素基團與珠蛋白構成,每個血紅素又由4個吡咯環組成,在環中央有一個鐵原子。血紅蛋白中的鐵在二價狀態時,可與氧呈可逆性結合(氧合血紅蛋白),如果鐵氧化為三價狀態。血紅蛋白則轉變為高鐵血紅蛋白,就失去了載氧能力。
2.血清鈉
機體內的鈉主要來源于食物中的食鹽,經腸道吸收入血液,其中47%存在于骨骼中。約10%存在于細胞內液,44%存在于細胞外液,是細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多以氯化鈉的形式存在,機體內95%的鈉鹽經腎排出體外。鈉的主要功能在于保持細胞外液容量,維持滲透壓及酸堿平衡,并具有維持肌肉、神經正常應激性的作用。
3.血清比黏度
黏度是血液的重要力學性質,也是血液流變學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黏度愈高,流變性愈小,反之愈大。血液黏度測定的方法較多,臨床常有血清比黏度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