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血常規檢查
可有輕度正細胞正色素性貧血,偶有大細胞性或惡性貧血,分類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嗜酸細胞明顯增多。有時由于治療前有脫水、血容量低下的原因,血色素可正常。
2.電解質
一般有血鈉、血鉀比值降低,而低鈉、高鉀并不多見,至危象時才出現明顯的低鈉和高鉀。
3.糖代謝紊亂
多數患者空腹血糖低于正常。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可呈低平曲線,大部分患者餐后3小時血糖低于正常,說明對內源性胰島素所致的低血糖不能作出反應。
4.排泄水負荷試驗
單純水試驗,90%的患者每分鐘排泄量低于10ml,50%的患者低于5ml。重復行皮質素水試驗時,可以得到糾正。此方法簡單易行,診斷價值大,但試驗前應先測血鈉,血鈉下降者易致水中毒,不宜進行。
5.尿17-羥與17-酮類固醇排泄量
尿17-羥皮質類固醇正常值為5。5~28umol/24h(2~10mg/24h),尿17-酮類固醇正常值女性為14~52umol/24h(4~15mg/24h),男性為22~88umol/24h(7~25mg/24h),大部分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患者低于正常。
6.血漿皮質醇
血漿皮質醇呈脈沖式分泌并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變化,夜間入睡后1小時至午夜血濃度最低,清晨開始上升。正常值:上午8時220~660nmol/L(8~24ug/dl),下午4時50~410nmol/L(2~15ug/dl),午夜小于140nmol/L(小于5ug/dl)。多數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患者低于正常,晝夜節律消失。
7.ACTH測定
本病患者血漿基礎ACTH測定明顯增高,超過55pmol/L(250pg/ml),多介于88~440pmol/L(400~2000pg/ml),正常人則低于11pmol/L(50pg/ml)。但少數其他疾病患者由于應激作用,血漿ACTH水平也可高達132pmol/L(600pg/ml)。
8.ACTH興奮試驗
ACTH興奮試驗最具有診斷價值,無論基礎的尿游離皮質醇排泄量或血皮質醇原為降低、接近正常或正常,經ACTH興奮都無明顯增多,部分患者反而較前降低,甚至降至零。
本試驗常用方法為靜脈滴注ACTH 25u,以均衡速度維持滴注8小時。如臨床高度懷疑本病,應在試驗前服用地塞米松1mg,既不影響測定,又可以預防危象發生。
為鑒別原發性或繼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需用3天法ACTH興奮試驗。也可用人工合成的ACTH 24肽25ug靜脈注射,注射前及注射后30分鐘測定血漿皮質醇,或者肌肉注射相同劑量前及注射后60分鐘測定血漿皮質醇。正常人血漿皮質醇可增加276~552nmol/L(10~20ug/dl)。
9.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在結核性患者中有較高價值,X線腎區平片可有以下征象:腎上腺密度均勻增高,呈細顆粒狀,伴有粗顆粒狀腎上腺鈣化。
腎上腺結核在B超及CT檢查時較易顯示。CT檢查時可見圓形或橢圓形陰影,為非均質性低密度影,且可見顆粒狀鈣化陰影。
常血清電解質水平包括低鈉(<130mEq/L),高鉀(>5mEq/L),低HCO3 - (15~20mEq/L)和高BUN與特征性臨床表現一起提示艾迪生病。血漿腎素活性和ACTH水平增加。當腎上腺衰竭是由于垂體ACTH產生不足,電解質水平一般正常。
腎上腺功能不足試驗 替可克肽(cosyntropin,人工合成24肽促皮質素)5~25μg靜脈推注。注射前正常血漿皮質醇介于5~25μg/dl(138~690nmol/L),在30~90分鐘加倍,伴隨最低值是20μg/dl(552nmol/L)。艾迪生病在低或正常值,興奮后不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