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膜脫離鑒別診斷
1.大泡狀視網膜脫離(bullous retinal detachment):
為多發性后極部漿液性視網膜色素上皮脫離,也伴有無孔性視網膜脫離,又稱為多發性后極部色素上皮病變(multifocal posterior pigment epitheliopathy,MPPE)。其前驅期經常有反復性、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突然發病,后極部出現圓形黃白色的色素上皮脫離,繼而發生無孔性視網膜脫離,很像葡萄膜滲漏。但后者常有周邊部的脈絡膜脫離,根據眼底熒光血管造影以及有無中漿病史可以區別。
2.后鞏膜炎:
有的病例也可發生環狀睫狀體脈絡膜脫離及滲出性視網膜脫離,視網膜下液體也隨體位移動。但后鞏膜炎多有眼痛、眼球運動痛、眼紅,重者有復視、眼球運動障礙,甚至眼球突出。患者多有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伴有前鞏膜炎。超聲波檢查可發現后部脈絡膜脫離、鞏膜增厚以及球后水腫等。本病皮質激素治療有效。
3.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合并脈絡膜脫離:
這是由于低眼壓或玻璃體到視網膜下的刺激而引起睫狀體脈絡膜脫離。常伴有葡萄膜炎、眼痛結膜充血,眼壓極低。
4.Harada病:
眼底有滲出斑,伴有視網膜脫離,但脫離不隨體位而移動,前后節有明顯炎癥。皮質激素治療有效,炎癥消退、視網膜脫離復位。
5.脈絡膜腫瘤:
根據超聲波、熒光血管造影可以區別,而且眼壓正常或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