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不全是一組癥狀,除了見于本病以外,還見于很多疾病。
1.后天獲得的非進行性肌張力不全
見于圍生期窒息,缺氧,腦性癱瘓,腦炎,外傷,中毒(如CO中毒),腦血管病等,亦可見于多發性硬化和腫瘤。
2.藥物誘發性肌張力不全
可見于服用卡馬西平(酰胺咪嗪),苯妥英鈉,酚噻嗪類,丁酰苯類(包括氟哌啶醇),氯喹,抗組胺藥,三環抗抑郁藥,鋰劑等,服氟哌啶醇第1劑后即可出現肌張力不全,表現為斜頸,角弓反張體位,牙關緊,動眼危象,吞咽和發音障礙,減量或停用即可消失。
3.先天性代謝異常伴肌張力不全癥狀
這類疾病還有其他進行性神經系癥狀,并有特異的生化異常,如肝豆狀核變性,腦脂質沉積癥(GML或GM2神經節苷脂病,少年型蠟樣質脂褐質沉積癥,尼曼匹克病,異染性腦白質營養不良),有機酸血癥,氨基酸尿癥(如苯丙酮尿癥)等。
4.線粒體遺傳病引起的肌張力不全
見于Leigh綜合征,Kearn-Sayre綜合征,Leber視神經萎縮等。
5.其他伴有肌張力不全的疾病
如Rett綜合征,肌張力不全性截癱,帕金森病,陣發性嬰兒斜頸,蒼白球黑質變性,局部(肌,骨,韌帶)疾患所致斜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