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癌一般護理
肛管癌護理
一、護理:
1.一般護理:
1)調節飲食:
鼓勵多吃蔬菜水果及多飲水。糾正飲酒嗜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保持大便通暢:
養成每日定時排便的習慣。有便秘病人,可服用液狀石蠟等潤滑性瀉藥。
3)肛門坐浴:
坐浴是清潔肛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癥吸收的有效方法,并有緩解括約肌痙攣、減輕疼痛的作用。坐浴的盆具應足夠大,事先消毒,將沸水降溫至43~46℃時盛于盆內,持續坐浴20~30分鐘左右。術后病人可用0.02%高錳酸鉀溶液坐浴,每日2~3次。
2.術前護理:
術前3日進少渣飲食,并口服緩瀉劑或腸道殺菌劑,預防感染,術前1日進流質飲食。手術前晚清潔灌腸。做好手術區皮膚準備,女性已婚病人術前沖洗陰道。
3.術后護理:
1)病情觀察:
應加強巡視,觀察傷口敷料有無滲血,定時監測血壓、脈搏,警惕發生內出血。
2)疼痛護理:
手術后因括約肌痙攣,或肛管內敷料填塞過多而加劇傷口疼痛。術后1~2天內應適當給予止痛劑,必要時放松肛管內填塞敷料。
3)飲食和排便:
術后3天內給予流食。然后改少渣飲食。48小時內服阿片酊以減少腸蠕動,有控制排便的作用,避免術后3天內解大便,有利于手術切口愈合。3天后便秘者,口服液狀石蠟等藥物通便,但禁忌灌腸。
4)傷口護理:
術后取仰臥位時,臀部墊氣圈,以防傷口受壓。排便后傷口被糞便污染,應立即用O.02%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然后再換藥。
5)處理尿潴留:
術后病人因手術和麻醉刺激、切口疼痛,或不習慣床上排尿可引起尿潴留。經過止痛、熱敷按摩、誘導排尿等處理,多能自行排尿。若因肛管內填塞敷料刺激引起尿潴留者,應及時松解填塞的敷料。
6)預防并發癥:
注意病人有無排便困難、大便變細或肛門失禁現象。為防止肛門狹窄,術后5~10天內可用示指擴肛,每日一次。肛門括約肌松弛者,術后3天開始作肛門收縮舒張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