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氧菌肺炎一般護理
肺部厭氧菌感染,尤其吸入性肺炎,大多由誤吸所致。因此要盡量減少誤吸的危險性。當喂食虛弱、意識障礙和吞咽困難的患者時應特別小心,床頭適當抬高些。發現肉眼可見的誤吸時,應立即迅速體位引流或吸引清除氣道內的內容物,必要時用纖維支氣管鏡,去除大氣道的食物殘渣,以免阻塞支氣管。此外,保持口腔衛生和積極治療腹腔、盆腔內化膿性感染亦可減少肺部厭氧菌感染的發生。
肺部厭氧菌感染的預后取決于患者的全身狀況、感染類型和治療是否及時。老年、全身衰竭、壞死性肺炎和支氣管阻塞均為預后不良的決定因素。
在吸入性肺炎階段即開始治療的患者,3~4天即可顯示效果,7~10天退熱。治療7~10天后仍持續高熱,應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明確原因和施行引流,如仍無效,則要考慮其他診斷和采用其他抗生素。如發生空洞性損害,常需數月才能吸收閉合。若空洞直徑大于6cm,空洞難以閉合,癥狀亦常在治療8周后才能消失。如發生膿胸,即使在有效的引流下,亦需平均29天才能退熱。
社會獲得吸入性肺炎,預后良好。一組報道因厭氧菌肺炎為死亡主因者占4%,為誘因者占7%;而相反,醫院獲得吸入性肺炎,病死率高達20%。可能與嚴重的基礎疾病以及革蘭陰性厭氧桿菌的致病性有關。
肺膿腫的病死率在抗生素應用之前高達34%,僅50%患者存活,目前已降至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