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過氯乙烯(perchlorethylene)及三氯乙烯(trichlorethylene)誘發的硬皮病樣改變,其表現和氯乙烯引起的相似。過氯乙烯為用于干洗衣服的有機溶劑。三氯乙烯用作金屬部件的清洗劑。
2.殺蟲劑誘發的硬皮病樣改變 可伴Raynaud現象,未見內臟受累報道。致病的殺蟲劑有:氯丹(chlordane)、heplochlor、馬拉硫磷(malathion)、雙硫磷(parathion)、DDT、二硝基鄰甲酚鈉(sodium dinitroorthocresolate)及6-氯環己烷(6-chlorocyclohexane)等。
3.環氧樹脂等誘發因素 日本報道,因環氧樹脂誘發的硬皮病樣改變6例,該病還伴有關節痛、肌痛、體重減輕及疲乏等癥。硬化劑1,1’bis(3-methyl-4-amino)cyclohexylmethane被認為是致病因素,停止接觸后癥狀改善。
4.其他因素 南非金礦工人中及其他一些國家已報道,發現石粉沉著病(silicosis,矽肺)伴發硬皮病樣改變。皮損常累及上肢及面部,不伴有Raynaud現象及內臟損害。皮膚損害發生之前常先有肺水腫及肺纖維化。
二、發病機制
發生機制尚不明。Dinman等(1971)認為,本病乃系統性而非局部性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