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棘皮瘤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1.由于本病開始于曝光區,其發病與紫外線照射增加相一致,因而認為本病系繼發于長期日光損傷。此外化學致病物質如焦油,瀝青、足葉草脂亦;可能與本病的發生有關。在一些損害中發現HPV型25,因此亦有主張病毒感染者。其他亦有遺傳因素與角化棘皮瘤的發生發展有關者。
二、發病機制:
本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有不少人根據免疫組化研究P53腫瘤蛋白表達的檢測與文獻上鱗狀細胞癌的報告相同,從而認為角化棘皮瘤為一種退行性鱗狀細胞癌亞類。角化棘皮瘤中的炎癥細胞浸潤大多為由白介素2和黏附分子激活的CD4 T淋巴細胞與鱗狀細胞癌的炎癥浸潤細胞相似,亦提示二者有相同的關聯。
三.病理表現:
1.早期:
可見表皮凹陷呈火山口樣,其中充滿角質。表皮底部增生,表皮突不規則地向真皮內延伸。這些表皮突與周圍的間質分界不清,并含有不典型細胞和許多核分裂相。在真皮內可見炎性細胞浸潤。
2.發育成熟期:
病變中心部位可見大而不規則的表皮凹陷,其中充滿角質。兩側表皮像口唇狀或拱壁狀伸展于凹陷處兩側。基底部表皮呈不規則性增生,并可出現一定程度的不典型性,但較早期病變為輕。
3.消退期:
表皮增生停止,火山口樣表皮凹陷逐漸變平,角質消失,基底部大多數細胞發生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