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凡能使釉質完整性受到破壞,牙本質暴露的各種牙體疾病,如磨耗、楔狀缺損、牙折、齲病以及牙周萎縮致牙頸部暴露等均可發生牙齒感覺過敏癥。但并不是所有牙本質暴露的牙齒都出現癥狀,通常與牙本質暴露的時間、修復性牙本質形成的快慢有關。雖然臨床上多數情況是由牙本質暴露所引起,也是重要的原因,但還不能解釋所有的臨床表現,如敏感癥狀可隨健康和氣候的變化而經歷著從無到有和從有到無的過程,這就不是修復性牙本質形成的速度所能解釋的。個別釉質完整的牙也能產生敏感。蘇聯學者稱本癥為“釉質和牙本質感覺性的增高”,簡稱“牙齒感覺過敏”是比較確切的。
牙齒感覺過敏癥的發病機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以下三種假說。
1.神經學說 認為牙本質中存在著牙髓神經末梢,故感覺可由牙本質表層傳導入牙髓。但從形態學和功能方面的觀察,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見解。不少學者認為:在牙髓的成牙本質細胞層內的無髓鞘神經,僅有一部分進入前期牙本質和牙本質的內層,而其外2/3也并未見神經結構。許多實驗結果也不支持“神經對各種刺激的反應是直接的”觀點。氯化鉀、組織胺、乙酰膽堿等作用于表淺牙本質并不產生疼痛;局麻藥作用于牙本質表面也不能減輕牙本質的敏感性。
2.牙本質纖維傳導學說 認為成牙本質細胞的原漿突中含有乙酰膽堿酶,它在受刺激后能引起神經傳導,產生疼痛。持反對意見者認為,實驗性干擾人牙成牙本質細胞,未降低牙本質敏感性,說明成牙本質細胞并不具有感覺器的特性,可能在牙本質過敏中僅起被動作用。
3.液體動力學理論 認為空氣、高滲溶液或溫度刺激引起的疼痛,是由于這些刺激使牙本質小管內的液體移動,機械地攪動了牙髓內容物,進而間接地興奮了其中的游離神經末梢,傳入沖動,產生痛覺。伴隨液體運動的能量,可由牙髓的感受器轉變為電信號。大約25%的牙本質體積由游離液體所占據,其組成和性質與身體其它體液相似,并與牙髓組織液相溝通。牙本質小管是直徑為0.8~2.5μm的毛細管,因此,液體動力學的作用依賴于牙本質小管的通透性或牙本質表面的狀況。引起牙本質液向外移動的刺激有空氣吹干、高滲溶液和冷刺激等。使牙本質液向內移動的刺激有機械刺激或加熱等。牙本質暴露初期是很敏感的,后來敏感自然緩解是由于礦物質在牙本質小管內沉積或牙髓形成修復性牙本質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