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1.早在1885年就有人分離出不同于結核桿菌的抗酸桿菌,以后陸續有所報道。Branch于1933年綜述文獻,認為人體內有數類分枝桿菌,以后又有所增加。1950年以來研究更加深入,到目前為止已報道37種非典型分枝桿菌,包括牛、鳥、麻風及非洲型結核桿菌等。根據菌落的色素和生長速度,Runyon將它分為光中產色(Photochromatogens.M)、暗中產色(Scotochromatogens.M)、不產色(Nonpigmented.M)及快速生長(Acute grown.M)4大類型。
二、發病機制:
2.肺內病灶提示吸入了具有感染性的氣霧,說明了感染的原發途徑。許多病例是由于外科、外傷和異體種植引起感染。在成人,該病一般由原發感染或靜止病灶的復發,至今仍是不清楚的。嚴重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發生播散性疾病,包括鞏膜的感染。發生耳前淋巴結炎者,提示病菌由結膜侵入引起鞏膜炎。或繼發于眼部手術后引起鞏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