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視網膜母細胞瘤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病因不明。個別遺傳視網膜母細胞瘤發生的危險因素有高齡父、母(Derkinderen etal.,1990)及父親受雇于金屬工廠(Bunin etal.,1990)。約1/10單側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攜帶視網膜母細胞瘤易感基因,故其下一代發生單側病變的危險為1/20。
(二)發病機制
雖然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組織來源仍有爭論,近年的研究認為該瘤源于神經上皮,可被分類為原始神經外胚葉腫瘤(primitive neuroectdermal tumors,PNETs)。腫瘤常發生于視網膜的后部分,瘤細胞小而圓,胞漿很少、密集、常形成玫瑰花結。
Reese-Ellsworth的腫瘤分期如下:
Ⅰ期:預后很好,單發或多發,腫瘤小于4盤直徑(disk diameter)(盤直徑=1.5~1.75mm)位于或在中緯線之后。
Ⅱ期:預后好,單發或多發腫瘤,4~10盤直徑,位于或在中緯線之后。
Ⅲ期:預后不定,病變位于中緯線之前;單發腫瘤大于10盤直徑,位于中緯線之后。
Ⅳ期:預后差,多發腫瘤,有些大于10盤直徑;任何病變擴散到視網膜鋸齒線。
Ⅴ期:預后很差,巨大腫瘤侵犯視網膜一半以上;玻璃體種植。
巨大腫瘤如擴散到脈絡膜可致血行播散,如腫瘤穿透篩板,沿視神經可侵犯中樞神經。由于這些腫瘤罕見轉移,因原發瘤就診時常可保存有效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