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一)大泡性角膜病變:
1.有晶體大泡性角膜病變 如青光眼絕對期,色素膜炎晚期,Fuchs角膜營養不良,穿透角膜移植術后并發虹膜前粘連等。
2.無晶體大泡性角膜病變(aphalric bullous keratopathy, ABK) 白內障術后玻璃接觸角膜,術中機械性損傷,化學性損傷(生理鹽水,BSS)等。
3.人工日化性大泡性角膜病變(pseudophakic bullous keratopathy,PBK) 早期因素主要是手術本身造成的角膜內皮損傷,術后繼發青光眼,人工晶體對內皮細胞直接的機械損傷。后期因素主要是人日化接觸虹膜引起的慢性低度虹膜炎(共發生率在前房型和虹膜固定型為1%~10%,而后房型為小于1%)及年齡增長所造成的角膜內皮損傷。
(二)帶狀角膜病變:
最常見于慢性葡萄膜炎、各種原因引起的高鈣血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血磷增高而血鈣正常,如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病。
1.繼發于眼部病變者多見于重癥眼病后期,如虹膜睫狀體炎絕對期青光眼、角膜基質炎、眼球萎縮等。
2.繼發于外傷者見于長期暴露在外,受汞等化學物質刺激所引起。也可能與長期接觸兔毛蒸氣和煙霧等有關。非典型的角膜帶狀病變可見于長期使用縮瞳劑的青光眼患者這類縮瞳劑中含有硝酸苯汞防腐劑。
3.繼發于全身病變者多見于血鈣增高、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維生素D中毒、結節病腎病和麻風病等。
4.原發性者多與雙側彌漫性脂肪沉著有關。
近年來,有報告玻璃體術后眼內注入硅酮油(silicone oil)等也可引起本病。原因可能是由于房水循環障礙所致。也有人提出,潑尼松龍或磷酸地塞米松等皮質類固醇激素藥物長期局部應用由于增加淚液和角膜基質的磷酸鹽濃度,也可促使本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