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結核桿菌感染可引起腸系膜淋巴結結核。本病多見于兒童和青少年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常因飲用受結核桿菌污染的牛奶或乳制品而發病;繼發性較原發性多見,多繼發于開放性肺結核或腸結核。病變淋巴結若破潰可引起結核性腹膜炎。
二、發病機制
本病多見于童年期,它可以是原發的,也可能是繼腸結核或肺結核而續發的。在原發病例,其細菌大都是直接透過健康的腸壁而進入淋巴結,或者是腸壁的原有病變已經完全愈合未留痕跡。在繼發病例,則大多數在肺或腸有明顯的病灶。淋巴結受累最多的是在回盲部,在盲腸及升結腸內側的腹膜后間隙中,以及在小腸系膜下端部分。偶爾,上腹部的淋巴結也可以有結核性病變。隨著病期的不同,受累的淋巴結可以有急性腫大,呈干酪變,化膿,或者硬結鈣化等不同的變化。有些鈣化的淋巴結可以堅硬如結石,在X線檢查時與腎臟結石或膽囊結石甚為相似,常需通過腎盂造影或膽道造影才能鑒別。有些淋巴結的干酪變或冷膿腫可相互融合成團,其大如拳,須開腹探查方能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