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急性額竇炎、急性額骨骨髓炎、帽狀腱膜下膿腫或額部感染性外傷,細菌經額部板障靜脈或顳前板障靜脈流入上矢狀竇內,可引起該竇發生血栓性靜脈炎。硬腦膜外膿腫亦可導致本病。
病理改變視病因及感染途徑而異。由額竇篩竇炎癥和額骨骨髓炎引起者,因血流順向,可由細菌或帶菌血栓隨血進入矢狀竇內,發生脈管炎,內皮脫落,因血流緩慢而形成血栓。右側耳源性乙狀竇血栓可逆血流蔓延至上矢狀竇,但發生較慢。血栓先為壁性,由小到大,乃至全段靜脈竇栓塞。因矢狀竇接收雙側大腦半球頂葉的淺靜脈血流,故感染性血栓可擴散到雙側皮質,形成多發性局灶腦炎或淺層膿腫,并引起腦膜炎、硬腦膜下膿腫等。經過及時治療,若感染能被控制,炎癥停止發展,血栓機化逐漸吸收,血液又可溝通。壁性血栓吸收較快,尤易恢復血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