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當踝關節跖屈位時,小腿突然受到強有力的向前沖擊力,可致踝關節后脫位。當踝關節背伸位,自高處墜落、足跟著地,可致踝關節前脫位,當壓縮性損傷使下脛腓關節分離時,可致踝關節上脫位。
二、發病機制
1.踝關節后脫位 由于踝穴前寬后窄,踝關節跖屈位時,小腿突然遭受強有力的向前沖擊力,踝關節前方韌帶較軟弱,又無像跟腱一樣的肌腱保護,使距骨脫至踝穴的后方。這種后脫位,可合并有一側或兩側踝骨折,或脛骨后唇骨折(后踝骨折)。極少數的無骨折,只有韌帶撕裂傷。可見內外踝由于距骨被強力脫出,而出現分離現象。
2.踝關節前脫位 足在強力背伸位時,如自高處墜落、足跟著地,致脛骨下端前唇骨折,距骨向前滑出,形成前脫位。由于這種背伸位受傷的姿勢在日常生活中不多見,故此種脫位罕見。
3.踝關節向上脫位 在壓縮性損傷下脛腓關節分離,距骨向上突入脛腓骨間。此類脫位罕見,多伴有脛骨下端粉碎骨折及腓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