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性運動失調性多發性神經炎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本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多為近親結婚所致。
二、發病機制
正常情況下,人體攝入的來自葉綠素的植烷酸通過α氧化而代謝。本病病人由于先天性酶缺陷,不能分解植烷酸,故可使植烷酸在體內組織中堆積而發病。如果限制含植烷酸食物的攝取,使患者血中植烷酸含量減少,可使多發性神經病及小腦共濟失調癥狀減輕。說明植烷酸的增高與本病有密切關系。
本病主要病理變化為周圍神經自脊髓到末梢全部呈彌散性,結節性肥厚。髓鞘脫失,軸索破壞,膠原纖維和施萬細胞增生,形成洋蔥頭樣改變。脂肪組織常在細胞體內沉積。受累神經所支配的肌纖維亦可萎縮。電鏡觀察發現脊髓前角細胞變性,后索神經纖維減少,小腦與腦干神經纖維減少,脫髓鞘,神經細胞變性。蛛網膜可發生萎縮,軟腦膜增厚,脂肪浸潤,以及肝、腎等臟器脂肪沉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