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細胞白血病并發癥
1.感染
發熱是急性白血病的最常見并發癥,約半數以上的患者以發熱起病,當體溫>38.5℃是常常由感染引起的,其熱型不一且熱度不等。發熱的原因是主要細菌和骨骼疼痛。
2.出血
急性白血病的整個過程中,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出血,40%~70%患者起病時就有出血,在未并發DIC時,出血發生率67%~75%,死于出血者占38%~44%,并發DIC者,幾乎全部有出血,其中20%~25%死于DIC。出血部位以皮膚、黏膜最多見,表現為皮膚出血點、淤斑、鼻出血、牙齦滲血、口腔舌面血皰和月經過多等,而且淤斑中央常有硬結。嚴重者可有各種內臟出血,如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出血,顱內出血??芍旅?。視網膜出血可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蛛網膜下隙出血常引起突然死亡,耳內出血可致眩暈,耳鳴、聽力下降等。急性白血病中以AML-M3和AML-M5出血重,易合并DIC。
3.白血病髓外并發癥
由于白血病細胞可以侵犯各種組織器官,或影響各系統功能,因此可引起多種并發癥,有時這些系統并發癥甚至成為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梢娪诔扇撕粑狡染C合征、結節病、胸腔積液、肺纖維化,心包積液、心律失常、高血壓、心臟功能衰竭、急腹癥、門脈高壓、腎功能不全等。
4.血液系統并發癥
見于血小板減少、DIC、血栓形成,溶血性貧血、高白細胞狀態與白細胞淤滯綜合征等。
5.內分泌與代謝并發癥
表現為糖尿病、尿崩癥、電解質紊亂。
6.神經系統并發癥
顱內出血是白血病患者嚴重并發癥,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AML多見于M4M5型。
7.皮膚損害
白血病并發皮膚損害較為常見,可分為特異皮膚損害(多與白血病皮膚浸潤有關)和非特異性皮膚損害。特異性皮損表現為紅斑、結節、腫塊。M5、M3型相對較多。
8.骨關節病變
骨關節疼痛是白血病常見的并發癥,其他骨髂并發癥有顱骨缺損、股骨頭壞死。
9.眼部并發癥
網膜出血、視盤水腫是白血病患者常見的表現。其他眼部合并癥有結膜充血、水腫、前房積膿、脈絡膜浸潤、虹膜浸潤、玻璃體混濁,視力減退、眼眶腫塊、眼球突出、急性青光眼等。主要見于M5型。
10.綠色瘤
是AML或CML髓外浸潤的表現,主要由原始或幼稚粒細胞、單核細胞形成有腫瘤,較常見的發生部位為皮膚、眼眶、其他的部位沿有鼻旁竇、骨、胸壁、乳腺、胃腸道、呼吸道或泌尿道、CNS或淋巴結。T(8;21)AML具有髓外浸潤特點,綠色瘤較多見。一般認為有綠色瘤的白血病對治療的效果較差,預后不良。
11.口腔并發癥
(1)牙齦增生:AML中M4、M5亞型常見牙齦增生。白血病性牙齦增生沿唇側
及舌側發展、充血呈海綿狀,質較柔軟。局部可有壞死、出血。化療后牙齦增生可減輕、消失。
(2)口腔黏膜病變:可表現為出血、糜爛、潰瘍、紅斑、血皰等。與白血病
患者血小板減少性出血、口腔感染、化療對黏膜的損傷有關??谇火つげ∽兊闹匾栽谟谒赡艹蔀榧毦肭值拈T戶。
12.白血病相關性副瘤綜合征
白血病患者并發的某些臨床綜合征與白細胞細胞髓外浸潤無關,稱為白血病相關性副瘤綜合征(paraneplastic syndromes associated with leukemia)。主要的白血病相關性副瘤綜合征有Sweets綜合征、壞疽性膿皮病、關節炎及血管炎綜合征。
臨床上伴有皮損及發熱的AML抗生素治療無效,皮損或血培養未發現病原體,應考慮Sweet’s綜合征。其診斷有賴于皮膚活檢,證明真皮層中性粒細胞浸潤,排除病原體感染、白血病細胞浸潤和血管炎即可確診。
壞疽性膿皮病(pyoderma gangraenosum)是一種病因未明的潰瘍性皮膚病,50%~80%與全身性疾病有關。近1%的壞疽性膿皮病與血液病有關。AML、CML是最常見類型,伴壞疽性膿皮病的ALL和HCL偶見于報道。壞疽性膿皮病可作為白血病的初診時表現,有些甚至早于白血病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