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白斑(leukoplakia)是指僅僅發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口腔粘膜上的這種斑塊是不能被擦掉的,在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又不能列入其它疾病分類之中者,是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口腔各部粘膜均可發生,但以頰、舌部最多。國內1980年普查結果患病率為10.47%(包括煙斑)。長期以來曾將口腔粘膜上所發生的白色斑塊都稱為“白斑”,使許多白色損害混同于白斑,從而造成流行病學和治療方法上的不恰當結果。白斑的色澤除了白色以外,還可表現為紅白間雜的損害。應該明確,白斑是肉眼所見的臨床術語,在組織病理上的變化,應該符合癌前損害的特征——上皮異常增生,而不是單純的上皮增生。
- 是否屬于醫保
- 否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口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中老年男性
- 并發疾病
- 口腔癌
- 就診科室
- 口腔科
- 治療費用
- 不同醫院收費標準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500-1000元)
- 治愈率
- 對癥治療為主,治愈率約為25%-35%
- 治療周期
- 1-2年
- 治療方法
- 藥物治療
- 相關檢查
- 口腔內窺鏡
- 常用藥品
- 喉康散,度米芬含片,升華硫氯化氨基汞洗劑
- 最佳就診時間
- 無特殊,盡快就診
- 就診時長
- 初診預留1天,復診每次預留半天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