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存在“牙齦出血要警惕哪三種病”的說法。牙齦出血可能與牙周炎、牙齦炎、過敏、內分泌失調、血液性疾病、血小板減少癥等原因相關。如果癥狀持續加重,建議患者及時前往正規醫療機構,通過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
1、牙周炎:是一種發生在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主要是牙菌斑中的細菌侵犯牙周組織引起的,多表現為牙周膿腫、口臭、牙齦出血等,患者在刷牙或者咬硬物時可能會出血。建議做好口腔的清潔工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2、牙齦炎:主要與免疫力低下、口腔衛生不佳等細菌感染因素相關,容易引發牙齦組織炎癥,激素變化也會引起牙齦炎的發生,患者通常會出現牙齦出血、疼痛等情況,也需要患者注意口腔衛生,如果疼痛的癥狀比較明顯,可以遵醫囑使用甲硝唑口頰片、甲硝唑芬布芬膠囊或者漱口水等藥物緩解。
3、過敏:如果牙齦組織接觸了過敏原,可能會出現牙齦水腫、發紅的情況,甚至會引發牙齦出血。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過敏原,做好個人的防護措施。
4、內分泌失調:可能會使患者身體各項機能下降、免疫功能減退,出現口腔黏膜出血、牙齦出血等癥狀,可以遵醫囑服用左甲狀腺素鈉片、甲巰咪唑片等藥物調理。
5、血小板減少癥:主要是指外周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異常減少的現象,可能會引發皮膚黏膜反復出血、乏力、貧血等情況,還可能會伴隨牙齦出血的癥狀,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地塞米松片、醋酸潑尼松龍片等藥物治療。
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后及時漱口,每天按時刷牙。一旦身體出現異常現象,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