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部有皮膚病不能按摩涌泉穴,女性月經期間按摩涌泉穴會促進血液循環,導致月經量過多。
- 涌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足底、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二三腳趾的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后2/3的交點上,涌泉主治外涌而出,泉是泉水的意思。
- 該穴抑制體內腎經的精髓,由此外用而出體表。本穴為腎經經脈的第1個穴。
- 它聯通腎經的提要,體內經脈、腎經體內經脈中的高溫高壓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體表,即為腎經井穴。
- 它的功效有瀉熱、開竅和降淤,是急救要穴之一,主要禁忌為,首先足底部有皮膚病的情況下,不能按摩,比如足底皮膚有損傷時,再進行按摩,損傷的皮膚難以愈合。
- 那么比如患有蘚、灰指甲等腳部真菌性疾病進行按摩,就可能導致足底的皮膚破損、真菌疾病進行傳播,會導致病情難以愈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的進展。
- 第二,女性的月經期間也是不能按摩涌泉穴的。從西醫角度說,按摩涌泉穴會促進血液循環,從而導致月經量過多。
- 從中醫角度說,涌泉穴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月經期間女性應以補養氣血為主,活血化瘀反而會導致女性生理功能出現紊亂。
- 三是餐后也不宜按摩涌泉穴,餐后血液聚集于胃腸,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 按摩涌泉有促進血循環的作用,但此時反而是胃部血液的循環不夠,影響了消化吸收,可能引起消化不良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