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谷草轉氨酶偏低,也屬于正常范圍的偏低值,通常沒有特殊病理、臨床意義,定期復查即可。
- 谷草轉氨酶簡稱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等組織中。
- 正常情況下,血清中的AST含量較低,但相應細胞受損時,細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漿內的AST釋放入血,故其血清濃度可升高。
- 臨床一般常作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輔助檢查,谷草轉氨酶的正常值為0~40單位每升。
- 當谷草轉氨酶明顯升高,谷草轉氨酶比谷丙轉氨酶大于一時,提示有肝實質的廣泛損害,預后不良。因此谷草轉氨酶也是常用的肝功能檢測項目。
- 由于谷草轉氨酶正常值可為0,臨床上不會出現復制,因此如果谷草轉氨酶偏低,也屬于正常范圍的偏低值,通常是沒有特殊病理、臨床意義的。
- 另外谷草轉氨酶的半衰期是比較短的,如果在抽血近期標本處理的過程中,時間比較長,導致谷草轉氨酶部分衰減,可能會出現指標偏低的情況,只需要定期復查就可以了,不需要進行特殊的診斷以及治療。
- 因此臨床上判讀谷草轉氨酶的數值的時候,要結合其他的臨床指標綜合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