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鐘的位置在足內側內踝后下方,跟腱附著部內側前方凹陷處,太溪穴下0.5寸稍后。
- 大鐘穴在足內側,內踝后下方,當跟腱附著部的內側前方凹陷處,太溪穴下0.5寸稍后。
- 快速取穴方法為坐位或仰臥位,先取太溪穴,即腳的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由太溪穴向下量0.5寸處,再向后推,與跟腱前緣可觸及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
- 大鐘穴具有聯絡表里、益腎平喘、調理二便的功效,主治咽痛、氣喘、咳血、嗜臥、癡呆、足跟痛、癃閉、月經不調、腰脊強痛等。
- 現在常用于治療尿儲留,神經衰弱,哮喘等。針刺方法多為直刺0.5-0.8寸,針刺常有局部酸脹感;臨床常采用艾灸的方法,艾炷灸,多為艾炷灸三到五壯,或者是艾條灸5-10分鐘。
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