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癥狀包括上腹部疼痛、反酸、燒心、惡心嘔吐以及黑便等,具體表現因人而異?;颊呷舫霈F相關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
1、上腹部疼痛
疼痛多位于劍突下或右上腹,常表現為隱痛、脹痛或燒灼樣疼痛。典型特點是空腹時加重,尤其在夜間或凌晨發作,進食后疼痛可暫時緩解。這是由于胃酸刺激潰瘍面所致,疼痛程度與潰瘍深淺及胃酸分泌量相關。
2、反酸和燒心
約60%患者會出現反酸癥狀,表現為酸水反流至咽喉部。燒心則是胸骨后灼熱感,與胃酸刺激食管黏膜相關。這些癥狀在平臥或彎腰時可能加重,常伴隨噯氣、腹脹等消化不良表現。
3、惡心嘔吐
潰瘍活動期可能刺激胃竇部,引發惡心感。嚴重時可能出現嘔吐,特別是合并幽門水腫或痙攣時,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若嘔吐物呈咖啡色則提示存在出血。
4、黑便或嘔血
潰瘍侵蝕血管會導致消化道出血,血液在腸道內氧化形成黑色柏油樣便。急性大量出血時可能出現嘔血,血液經胃酸作用呈咖啡渣樣。這是潰瘍并發癥的表現,需立即就醫處理。
5、體重變化
部分患者因疼痛影響進食導致體重下降,也有患者因頻繁進食緩解疼痛而出現體重增加。長期潰瘍還可能影響營養吸收,導致貧血、乏力等癥狀。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規律飲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過度勞累。若出現持續性疼痛、嘔血或排便顏色異常,需立即到消化內科就診。確診后需嚴格遵醫囑進行抑酸治療,并定期復查胃鏡監測潰瘍愈合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