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方案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及個體差異綜合判斷,通常中西醫結合治療更為適宜。急性期或癥狀明顯時,西藥能快速控制炎癥;緩解期可配合中藥輔助調理,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選擇。
1、西藥治療
西藥在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起主導作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雙氯芬酸鈉可快速緩解關節腫痛;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多用于急性期短期控制炎癥;改善病情抗風濕藥如甲氨蝶呤片可延緩關節破壞,需長期規律服用。生物制劑如阿達木單抗針對特定炎癥因子效果顯著,但需評估感染風險。
2、中藥治療
中藥主要通過整體調節發揮作用,雷公藤多苷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白芍總苷膠囊可改善關節晨僵,尪痹片常用于緩解關節變形。中藥起效較慢,多作為輔助治療,需注意部分中藥存在肝腎毒性,不能替代西藥的核心治療地位。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應定期監測炎癥指標和關節功能,規范使用西藥控制病情進展。若選擇中藥治療,需前往正規中醫院辨證開方,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偏方。治療期間需每3個月復查肝腎功能,出現發熱或關節腫痛加重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