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作為腸道微生態調節劑,通常具有調節腸道菌群、緩解腹瀉、改善便秘、輔助增強免疫力以及促進營養吸收等功效和作用。
1、調節腸道菌群
益生菌能通過定植在腸道黏膜表面,抑制致病菌過度繁殖,幫助維持腸道菌群動態平衡。例如乳酸桿菌可與有害菌競爭營養和附著位點,減少病原體對腸道的侵害。
2、緩解腹瀉
對于感染性腹瀉或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益生菌可通過分泌抗菌物質抑制致病菌活性。臨床常用布拉氏酵母菌、鼠李糖乳桿菌等菌株縮短腹瀉病程。
3、改善便秘
部分益生菌能刺激腸道神經叢,促進結腸蠕動頻率。如乳雙歧桿菌可通過增加短鏈脂肪酸產生,軟化大便質地,改善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難。
4、輔助增強免疫力
益生菌能激活腸道相關淋巴組織,促進免疫球蛋白A分泌。動物實驗顯示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可增強巨噬細胞吞噬能力,但具體效果存在個體差異。
5、促進營養吸收
部分菌株可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緩解乳糖不耐受癥狀。此外,益生菌代謝產生的維生素K、B族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有助于改善營養吸收狀態。
使用益生菌制劑時需注意菌株特異性,不同菌種對應適應癥存在差異。嬰幼兒、免疫缺陷患者等特殊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選擇合適產品,避免自行盲目補充。存儲時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確保活菌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