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通常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一般具有免疫抑制、調節代謝、抗炎抗過敏、影響骨骼健康以及導致精神神經異常等副作用。作為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其副作用主要與藥理作用及長期使用有關。
1、免疫抑制
糖皮質激素能夠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和增殖,降低機體免疫力。長期使用可能導致感染風險增加,容易誘發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且感染癥狀可能被掩蓋。
2、調節代謝
此類藥物會干擾糖、脂肪和蛋白質代謝,可能引起血糖升高、血脂異常。長期使用可能導致向心性肥胖,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等庫欣綜合征樣改變。
3、抗炎抗過敏
在抑制炎癥反應的同時,會延緩組織修復。可能掩蓋感染征象,導致創面愈合延遲,增加消化道潰瘍風險,特別是與NSAIDs合用時胃出血概率升高。
4、影響骨骼健康
通過抑制成骨細胞活性、促進鈣磷排泄,易引發骨質疏松。兒童使用可能影響骨骼發育,老年患者骨折風險顯著增加,股骨頭壞死發生率提升3-5倍。
5、精神神經異常
大劑量使用可能改變神經遞質平衡,引發情緒波動、失眠或認知障礙。約15%-20%患者可能出現焦慮、抑郁等精神癥狀,嚴重者會產生幻覺。
使用激素類藥物需嚴格遵循醫囑,治療期間應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和骨密度。建議每日補充鈣劑(1000-1200mg)和維生素D(800-1000IU),注意預防跌倒。若出現黑便、持續性頭痛或情緒異常等情況,應立即聯系主治醫師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