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有氣陰兩虛,可以用太子參、麥冬煲湯喝,但是不能長時間食用,以免影響到身體。
太子參具有補氣生津、補脾益肺的作用,味甘,微苦,性平,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脾氣虛、氣陰兩虛的病證,除了麥冬煲湯外,還可與山藥、沙參一起服用。麥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歸心、肺、胃經,具有清心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作用。
若孩子飲食不佳、舌苔偏紅、無力、大便稍干、較容易出汗,這屬于氣陰兩虛,發熱、潮熱等癥狀較好,這時可以用太子參和麥冬做湯喝,但要注意適量。
在使用中藥時要注意對證的問題,用太子參和麥冬煲湯,只適用于氣陰兩虛,其他病證如脾胃虛寒等,則太子參和麥冬煲湯就太寒涼且不正確。孩子身體健康,要注意營養均衡,不要用太子參和麥冬煲湯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