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尖上的毒物,你知道多少?
人們現(xiàn)在都喜歡嘗試新事物,比如對于美食而言,人們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鮮美的口味,而是“口腹之欲”得到滿足后的對異類事物的探索,但是在美食的面前,如果我們也“海納百川”的話,很有可能就會不小心吃到不能吃的動物部位,如果你也是一名美食愛好者,那么這些刀尖上的毒物,你知道多少呢?
先從一個最常見也最普遍的美食來看:鴨脖。對于鴨脖,它的粉絲之廣小到3歲兒童,大到七旬阿嬤,并且市面上的鹵味美食可謂是鮮美至極,但是鴨脖制作過程中的刀尖上的毒物你有了解過嗎?“畜三腺”是不能吃的,“畜三腺”也就是甲狀腺、腎上腺和淋巴結(jié),這三個一般私人屠宰是無法除干凈的。而鴨脖中含有大量的淋巴結(jié),但是由于鴨脖的可食部分本來就很少,所以在加工制作的時候,一般都不會剔除掉淋巴結(jié),換個角度看,要想準(zhǔn)確找到淋巴結(jié),這也需要有一定的解剖知識功底,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掌刀的人都學(xué)過解剖學(xué)。所以,吃鴨脖,需謹(jǐn)慎。
1.牛“懸筋”是牛蹄內(nèi)發(fā)生病變的一種組織,所以對于愛吃牛蹄的朋友來說,在野外烤著吃的時候要格外注意用刀剔除干凈,因為烤完后外表都糊成棕黑色,很難分辨。
2.兔”臭腺”倒是十分容易發(fā)現(xiàn),即使掌刀的人沒有剔除,整盤菜上桌之后,只需要嘗一口就會被這個腥臭味給倒了所有的胃口,只是浪費了一盤新鮮的兔肉而已。
3.禽“尖翅”就是雞、鴨、鵝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學(xué)名是“腔上囊”,是淋巴腺體集中的地方,因為淋巴腺中的巨噬細(xì)胞可吞噬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zhì)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所以這個部位是個藏污納垢的倉庫,如果我們吃了的話就等于直接吃這些有害物質(zhì)。
4.魚“黑衣”是魚體腹腔兩側(cè)的過濾網(wǎng),也是魚體的保護罩,所以魚攝入的食物和水中含有的細(xì)菌等都會被網(wǎng)住在這張薄黑衣上,有的時候掌刀的人為了保持魚肉的新鮮,將不會細(xì)致的去剔除這一張薄黑衣,這就得靠我們自己在吃魚的時候注意剔除掉附在魚肉上的那層網(wǎng)狀的黑衣,不過千萬不要把它和魚皮混淆了。溫馨提示:
請不要迷信專家,專家說的對不對,是需要后續(xù)的臨床試驗去不斷檢驗的,而且必定會有一些專家建議會被證偽。也不要蔑視專家,因為指南制定出來之前我們需要按照專家的意見去做,而且指南的制定首先要參照專家的意見。
本站原創(chuàng)內(nèi)容,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