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因變異導致早衰癥
2003年,研究人員發現了何奇森-吉爾福德兒童早衰癥是由單個基因的微小變異導致的。他們發現,兒童早衰癥并非遺傳所至,而是人體內一種名叫LMNA(Lamin A)的蛋白基因發生突變導致。LMNA主要負責細胞核之間的相互鏈接,一但它發生突變,將會使細胞核處于不穩定狀態,加快人體的發育和衰老,其速度相當于正常速度的8倍,從而導致早衰。
2、治療方案
早衰癥的療法目前沒有一項被證實是有效的。大部分的治療集中在減少并發癥,例如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低劑量阿司匹林。患者也可能受惠于高熱量飲食療法。
3、疾病現狀
患有兒童早衰癥的兒童其身體衰老速度比正常衰老過程快5~10倍,使其貌如老人。患者體內的器官亦快速衰老,造成各種生理機能下降。早衰癥病童較常出現的癥狀包括:脫發、較晚長牙、身材矮小及皮下脂肪減少等,但病童的心智年齡大多與同齡兒童無異。專家指出,病童一般只能活到7~20歲,并大多死于心血管疾病等衰老病。目前沒有有效治療早衰癥的方法。
4、癥狀體征
早衰癥的早期癥狀包括了發育遲緩、局部性硬皮病癥狀。當患者過了幼年期之后,其他的癥狀會變的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