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疹期癥狀
起病后3~5天當呼吸道卡他癥狀及發熱達高峰時開始出現皮疹,常在見到科氏斑后1~2天。首先從耳后發際出現淡紅色斑丘疹,漸及頭部前額、臉面、頸部,自上而下擴展至胸、腹、背,最后達四肢,直至手心腳底,2~3天就波及全身。皮疹以斑丘疹為主,開始時顏色鮮紅,壓之退色,大小不等,平均直徑2~5mm,分布稀疏分明,至出疹高峰時皮疹數目增多,聚集融合成片,色澤也漸轉暗,但疹間皮膚仍屬正常,偶見小皰疹或細小出血性皮疹。
2、前驅期癥狀
前驅期:一般持續3~5天,體弱及重癥可延長至7~8天,而曾接種過麻疹疫苗或有被動免疫力者則可短至1天。
此臨床表現為:體格檢查可見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明顯,上呼吸道(包括眼結合膜)炎癥的卡他癥狀,常伴胃納減退,甚至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癥狀。
3、恢復期癥狀
恢復期:若無并發癥,單純麻疹自起病至疹退一般病程為10~14天。
此期臨床上主要表現:在單純麻疹患者,當皮疹和中毒癥狀發展到高峰后,體溫常于12~24h內較快下降,隨之患者精神好轉,呼吸道癥狀減輕,但咳嗽常可延續較久,食欲大大好轉。一般體溫下降后2~3天皮疹按出疹順序依次消退,留下淺棕色色素沉著斑,伴糠麩樣細小脫屑,以軀干為多,2~3周內退盡。
4、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常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有畏光癥狀時房內光線要柔和;給予容易消化的富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膚、黏膜清潔,口腔應保持濕潤清潔,可用鹽水漱口,每天重復幾次。一旦發現手心腳心有疹子出現,說明疹子已經出全,病人進入恢復期。密切觀察病情,出現合并癥立即看醫生。
2.對癥治療
高熱時可用小量退熱劑;煩躁可適當給予苯巴比妥等鎮靜劑;劇咳時用鎮咳祛疾劑;繼發細菌感染可給抗生素。麻疹患兒對維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維生素A缺乏區的麻疹患兒應補充維生素A。
3.中藥治療。
5、麻疹潛伏期癥狀
麻疹從人體感染麻疹病毒都出現臨床癥狀的潛伏期一般在6-21天作用,在潛伏期患者可能沒有麻疹癥狀表現,但是在潛伏后期便可從患者口鼻排出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能力。極少數患者在接觸病毒后的短時間內就可出現低熱或者一過性皮膚出疹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