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囟門凹陷
囟門凹陷下去,最多見于寶寶的身體內缺水,如腹瀉后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前囟門由此凹陷下去。這種情況下,需要馬上為寶寶補充液體。為了降低顱內壓,使用了大劑量的脫水劑,從而使前囟門因脫水而凹陷。應該及時給寶寶的身體補充水分,以防脫水過度造成體內代謝紊亂。營養不良、消瘦的寶寶,他們的前囟門也經常表現出凹陷現象。
2、囟門早閉
寶寶囟門早閉時,必須測量其頭圍大小。如果頭圍大小低于正常值,可能是腦發育不良。有些身體正常的寶寶,在5-6個月時,前囟門也僅剩下指尖大小,似乎要關閉了,其實并未骨化,應請醫生鑒別。
3、囟門遲閉
囟門遲閉,主要是指寶寶已經過了18個月,但前囟門還未關閉,多見于佝僂病、呆小病。囟門遲閉,有少數是腦積水或其它原因所致的顱內壓增高引起,應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4、囟門鼓起
前囟門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間鼓了起來,尤其是在寶寶哭鬧時,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緊繃繃的感覺,同時伴有發燒、嘔吐,甚至出現抽風,說明寶寶的顱內壓力增高。通常,顱內壓力增高是由于顱內感染所引起,寶寶可能是患了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如果寶寶的前囟門逐漸變得飽滿,可能是顱內長了腫瘤,或是硬膜下有積液、積膿、積血等。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的魚肝油、維生素A或四環素,可使寶寶的前囟門出現飽滿。不過,在停用維生素A及四環素后,前囟門還會變得逐漸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