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隨意添加輔食
6個月內的寶寶,不要輕易地給嬰兒添加輔助食品來彌補乳汁不足,如嬰兒米粉、奶粉、米糊糊等。當發現乳汁不足時,應查明原因,一般情況下可增加吮吸次數以增加乳汁分泌。確實乳汁不足者,必要時可給予中藥治療。
2、保持愉快的心情
泌乳和排乳受中樞神經系統和內分泌調節,不良剌激能干擾這種調節作用。不少乳母有這樣的經歷,一旦生氣心情不好,奶水就會減少,所以乳母要力求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家庭成員,尤其是丈夫,要多為乳母創造寬松的環境,促進乳房泌乳和排乳。
3、早期開奶
如果生產順利,母子健康狀況良好,嬰兒娩出后應盡快吮吸母親的乳頭,以獲得初乳,并起到刺激泌乳的起始作用。以往主張新生兒出生后24-48小時后才能開始喂奶,其理由是分娩結束后,母親和新生兒都很疲勞,需要充分休息等。現在普遍主張盡早開奶,生后即可開奶。目前很多醫院實行斷臍后母子接觸,24小時母嬰同室,早開奶、多吮吸、按需哺乳,這是促進乳汁分泌的有效措施。
4、營養平衡
母親應有足夠的營養及液體攝入,營養不良對母親乳汁的分泌量、乳汁的成分、尤其對乳汁中氨基酸的含量和種類有影響。因此,乳母應多吃富于營養的食物。食物中蛋白質應該多一些,因為食物中的蛋白質僅40%轉化成母乳中的蛋白質c食物中還應有足夠的熱量和水、較多的鈣、鐵、維生素B,和維生素C。乳母不應偏食、挑食,否則會影響母乳質量。當然,要根據個人乳汁分泌的情況酌情加強營養,不可過急、過猛。
5、避免疲勞
孕婦在分娩時精神、體力消耗極大,需要較長時間修復。然而實際上許多乳母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因為她們需照料孩子,這就影響泌乳質量。所以丈夫和家人要多為乳母分擔孩子的護理工作,使乳母有較多時間休息。
6、頻繁喂奶
產后頭1-2周,由于母乳量尚不足,嬰兒會因為饑餓而不時要求吸奶。因此,哺乳應按需進行,而不應機械地規定時間。隨著吮吸次數的增加,乳汁會逐漸豐富起來。雖然,媽咪會累點,但為了寶寶營養食糧,應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