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瘧疾
瘧疾是由一種叫作瘧原蟲的寄生蟲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它通過受感染的蚊子叮咬進行傳播。這種寄生蟲在人體的肝臟中繁殖,然后感染破壞血紅細胞,不斷繁殖,不斷破壞。在所有熱帶病中,以受瘧疾威脅的人數與發病數字為最多,居世界衛生組織重點研究的六大熱帶病的首位。
2、瘧疾就是民間所說的打擺子
感染瘧疾,在被蚊子叮咬10~15天后,人會出現發燒、頭痛和嘔吐等癥狀,民間稱作「打擺子」,就是一會兒發熱,一會覺得寒冷而打冷戰。如果瘧原蟲侵入腦部血管,則會導致最為嚴重的腦部瘧疾,通常會造成病人昏迷。嚴重的瘧疾患者甚至會因此丟掉生命。
3、瘧疾的常見癥狀
得上瘧疾病就一陣冷、一陣熱,上來冷了,渾身冷的打寒戰,甚至壓上幾床被子也暖和不過來;若是上來熱了,就是只穿煎薄襯衫也覺得熱的不得了。直到出一身大汗后才算是暫時了事。一但患有瘧疾,短則十天半月,多則幾個月也不得好,患者多被折磨得面黃肌瘦,精疲力盡,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嚴重者還可能因此而喪命。
4、瘧疾能治好嗎
隨著醫療技術及水平的提高,瘧疾患者在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好是可以被治愈的。患了瘧疾,應及時治療,以前常用藥物有氯喹和伯喹。其中氯喹能殺滅血液中的瘧原蟲,伯喹能殺滅肝臟中的瘧原蟲和血中配子體。服用方法是二藥合用,為了防止復發,第二年春天,還須進行休止期治療,以達到根治。現在已普遍開始采用青蒿素復方藥來治療瘧疾,其抗藥性低,治愈率高,效果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