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機械性腸梗阻
(1)腸管本身狹小 嬰兒的先天性畸形或成人的腫瘤、結核等后天性疾病造成腸管本身的狹小,影響腸內容物正常下行而引起腸梗阻。
(2)老年人糞石阻塞 老年人由于腸道運動功能減弱,易發生便秘,導致糞便長時間滯留在腸道,引發“糞石”產生,如果“糞石”積存過多,可引發發生阻塞性腸梗阻。
(3)粘連引起的腸管扭曲 粘連性腸梗阻是腸粘連或者腹腔內粘連所致的腸梗阻,常由于腹腔內手術(約占粘連性腸梗阻的80%)、炎癥、創傷、出血、異物等引起,先天性較為少見,以小兒多發。
2、神經性腸梗阻
(1)麻痹性腸梗阻 多見于腹部手術后或者某些內臟受到炎癥刺激,導致神經、體液代謝紊亂,交感神經興奮而腸壁肌肉癱瘓,致使腸管失去蠕動能力,無力使腸內容物向下運行。如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等。
(2)痙攣性腸梗阻 痙攣性腸梗阻是由于交感神經麻痹或者副交感神經興奮,導致腸管肌肉強烈痙攣收縮而腸腔變得很細小,腸內容物也不能向下運行所致。如慢性鉛中毒引起的腸痙攣等。
3、腸梗阻飲食的注意事項
(1)首先,對于老年人來說,應多選擇易消化、含纖維素多的植物性食物,少食動物性食物。一些不易嚼爛、易形成團塊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筍、動物筋膜等,要盡量少食。對于孩子來說,不應過量進食柿子等食物。曾發生過腸梗阻或有腹部手術史的兒童,尤其要加強預防。患有蛔蟲病的兒童,應積極進行治療,預防蛔蟲性腸梗阻的發生。
(2)其次要防治便秘,除平時應多活動、多飲水、少吃辛辣食物外,必要時可選用些藥物調節腸道分泌功能,促進腸蠕動,幫助糞便軟化。這也是腸梗阻的飲食注意事項。
(3)再者,飽食后勿做劇烈運動,以防止腸扭轉的發生。
4、血運性腸梗阻
血運性腸梗阻是因腸系膜血管有血栓形成或者發生栓塞,導致腸管的血運發生障礙,因而失去蠕動能力,繼發腸麻痹,導致腸內容物不能正常通過。而腸腔本身并沒有狹窄或者阻塞,此種腸梗阻一般較為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