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了癌癥就不能吃辣的了
國內很多地方吃辣已經成為習慣,然而并沒有在腫瘤的發病率、死亡率等方面高于其他地區,而吃辣會刺激腫瘤生長加速更是沒有任何根據。
食用某些藥物與大蒜、小茴香等辛辣食物,可能不但會使藥物失效,還能與藥物產生不良連鎖反應。在一定條件下,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均衡飲食,注意可能與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的辛辣食品。
2、癌細胞可以“餓死”沒有科學根據
腫瘤細胞的生長跟病人吃多少營養物質并無直接關系。癌細胞直到人死亡前,都在搶奪正常細胞養分,即使病患營養不良,癌細胞同樣增長。饑餓只會讓病人身體消耗得更快,加速疾病惡化。
3、腫瘤患者應多吃營養保健品
保健食品含有一定的功效成分,能調節人體的機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適用于特定人群。它的營養價值并不一定很高,人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素還是要從一日三餐中獲得。更重要的是,保健食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療疾病,它是人體的機理調節劑、營養補充劑。保健品不是藥品,也不能取代藥品,保健品并不能治療腫瘤。過度進補、過多食用保健品是有害無益的。
4、腫瘤是否擴散,與“發物”沒有關系
民間有“發物”一說,所謂“發物”是指富于營養或有刺激性,特別容易誘發某些疾病(尤其是舊病宿疾)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所謂的“發”,我們可以理解成“誘發、引發、助發”某些疾病的食物。從中醫的角度,“發物”對過敏性疾病、出疹性疾病、皮膚病、瘡瘍等都有誘發作用,但是疾病類型不同,需要忌口的食物也有差異。發物大多是腥膻味的,如牛、羊肉;或是辛熱性的,如魚;或是生發性的,如韭菜、筍,以及海鮮蝦蟹、腐乳等。但是,以上這些并不一定是腫瘤患者的忌口,患者的忌口應根據所患疾病、病性、目前治療方案、得病的誘因等多方面決定。絕不能輕易拒絕營養食物,因噎廢食。生活中很多癌癥病人將“發物”的含義隨意擴大,認為吃了這些所謂的“發物”一定會導致腫瘤的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