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夏季皮炎
夏季皮炎是夏天發病率最高的皮膚病,而罪魁禍首就是汗液。夏季皮炎是與夏季氣候條件關系最明確的皮膚病,表現為紅色的粟粒狀小丘疹。瘙癢搔抓后可出現抓痕、血痂、滲液、皮膚肥厚及色素沉著,不及時治療可出現滲液,好發于成年人的軀干以及四肢內側,當氣溫下降時病情明顯好轉。汗液里代謝廢物的濃度與夏季皮炎癥狀的輕重有很大關系。汗液里的成分與尿液相似,含有大量人體組織的代謝廢物,如尿素、尿酸、乳酸、氯化鈉等,這些代謝廢物均屬酸性物質,對皮膚有較強的刺激性,可使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癥反應,引起皮膚內毛細血管擴張和炎癥細胞聚集。汗液里代謝廢物的濃度大,皮膚產生化學性炎癥反應就強,反之就弱。人體中等量出汗時,汗液中的代謝廢物含量是最高的,此時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夏季高溫和悶熱天氣多,人體的汗液增多,如果不能及時清除,汗液里的化學成分刺激皮膚,便可引起夏季皮炎。
預防夏季皮炎,衣著要注意通風、吸汗,并經常用溫水清洗汗液。有的女孩子夏天喜歡穿非棉類的緊身衣物,透氣性差易給夏季皮炎帶來可乘之機。平時還要多喝水,以利稀釋汗液里的有害成分。患了夏季皮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用外用藥涂擦止癢。一定注意不要用熱水燙洗患處以止癢。熱水燙后,會使皮下血管更加擴張,紅腫加重,滲液增多,對康復不利。
2、室內工作更易被曬傷
夏天光感性皮膚病高發,如日光性皮炎等。夏季日照時間長,紫外線強烈易致此病。有的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與陽光
接觸的機會少,自認為就不會得日光性皮炎,其實并非如此。王玉茹說,日光性皮炎是一種對陽光過敏的疾病。每個人皮膚敏感性不同,有的人曬1小時左右就得病。
一些長期在室內工作的人很少直接接觸陽光,會對陽光變得更加敏感。患者通常在日曬后1至2天發病,在暴露的部位出現丘疹、血皰疹、水皰,有瘙癢感。嚴重時非光照部位也可起皮疹,反復日曬不及時治療,還會形成慢性皮炎。預防光感性皮膚病主要是注意避免光敏物質和日光的直接照射,應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的日曬,以減少大部分中波紫外線的輻射。
現在正值大熱天,人們除了需要預防中暑之外,還需要注意皮膚的護理。在各大醫院的皮膚科門診處就醫皮膚方面的患者越來越多。因此要多多了解夏天容易患的的皮膚病和應對方法吧:切不要因為貪圖涼快,馬上飲用冷水或用冷水泡澡之類的行為。在午休或晚上睡覺時候也要注意染上皮膚病,小心病菌的無孔不入的能力。
3、皮膚病
夏季人們習慣睡涼席,有的人在身體接觸涼席的部位出現刺癢,并起小紅疙瘩。這是涼席導致的螨蟲皮炎癥狀。涼席的縫隙中很容易寄生螨蟲等,它在人的皮膚上叮咬,就會出現紅腫的小紅疙瘩,從而出現刺癢、疼痛感。因此,涼席除經常用溫水擦洗外,還應時常放在陽光下晾曬。身體愛出汗的人,睡前最好在涼席上墊一層吸汗的棉布。除了螨蟲叮咬外,有些人對草、蘆類涼席也有過敏反應,皮膚上會出現豆粒大淡紅色疙瘩,奇癢難忍。這是一種接觸性皮膚病。有過敏反應的人宜睡竹制或藤制涼席。
噴花露水和涂防曬霜也有可能導致接觸性皮炎。夏天很多人使用花露水防痱避蚊,有的人對花露水的成分過敏,用后皮膚出現發紅起丘疹等反應。接觸性皮炎是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發病有一定潛伏期,首次接觸往往幾天后才出現癥狀。因此,對于一種新花露水,第一次使用時噴的面積不要太大,幾天后未出現皮膚異常,再大面積使用。防曬霜也是如此,最好先在手腕上方的皮膚上搽幾天,沒有反應再往面部搽抹。
夏季空氣潮濕,是真菌病的好發季節。每隔兩天,可把家里的大小毛巾用開水煮沸消毒,不方便開水煮沸的可拿到陽光下暴曬,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天然的殺菌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