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確應用熱敷或冷敷
扭傷早期,破裂的小血管在出血,可用毛巾冷敷(冰袋、冰塊并用毛巾包住),每半小時一次,可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展。24小時以后,急性炎癥已消退,破裂的血管已停止流血,此時可以局部熱敷,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組織間隙滲出液吸收,利于傷處腫脹及淤血的消散,從而減輕疼痛。
2、舒經活血急救
方法:受傷者可端坐或仰臥于床上,醫者(醫生或患者的親屬)一手握住受傷者受傷的腳踝,另一手握住受傷腳的腳尖。先用握住腳尖的手緩慢地拔伸傷腳,以此帶動踝關節緩慢地拔伸,拔伸片刻后再讓傷腳分別向腳背和腳心方向伸展與彎曲,以及向內和向外翻動數次(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力過度)。
注意:做上述動作的同時,握住腳踝的手要緩慢地捋筋通絡,但切忌在患部用力按揉。按摩完畢后,將傷腳向腳背方向伸展,與小腿呈90度角后再輕度外翻,然后保持此位并用繃帶或寬膠布包扎固定受傷的腳踝,限制傷腳的行走。包扎3周后,解除固定,患者可開始練習步行。這期間患者還可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云南白藥、三七片等),以促進受損組織的修復。
3、適當搓揉及活動
扭傷初期,腫脹及疼痛逐漸加重,不宜進行搓揉,并應停止傷肢活動,建議抬高患肢休息。但24小時后可做些輕柔的搓揉,即以腫脹處為中心向周圍各方向輕巧地按揉,以加快消腫散瘀。10-14天后,病情已基本穩定,可酌情逐步加大足踝部的活動,促進踝關節的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