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史提問
應詢問有無前述相關臟器或部位病史或外傷史,有無發生菌血癥的病因。不明原因的寒戰、高熱、出汗、軟弱及體重減輕等全身中毒癥狀。最突出的癥狀是腹部或腰背痛,直接與膿腫部位有關,有時彎曲大腿或向健側臥位疼痛可減輕。可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
2.體檢發現
體溫呈稽留熱,體檢時可呈被動屈曲位。腹部觸診、肛門或陰道指診可捫到觸痛腫塊腹壁一般無強直。如有腎周膿腫,則脊肋角膨隆有觸痛,腰肌痙攣,腰部皮膚有凹陷性水腫。如累及腰髂肌,則有脊柱彎曲和病變同側大腿屈曲,伸直時有痛感。偶可見引流竇道、皮下氣腫。感染彌漫而嚴重時,則腹張明顯,甚至發生神志錯亂、嗜睡、黃疸和休克。
3.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記數和中性粒細胞分類常明顯增高。尿常規正常,但腎周膿腫時可有膿尿、蛋白尿和菌尿。X線腹部平片可在受累側顯示一軟組織塊影,腎影模糊不清和腰大肌邊緣模糊,有時見膿腫處有氣液平,脊柱彎曲,腸麻痹。也可見腰椎或肋骨破壞,橫膈抬高,胸腔積液。鋇餐檢查可發現鋇外流入膿腔,從而發現瘺管或竇道。B超及CT檢查可明確發現腹膜后積液,必要時可在B超定位或引導下細針穿刺抽液,可明確診斷。
脊肋角膨隆的鑒別診斷:
1、腹膜炎:腹膜炎是腹腔壁層腹膜和臟層腹膜的炎癥,可由細菌、化學、物理損傷等引起。按發病機制可分為原發性腹膜炎和繼發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累及整個腹腔稱為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2、膈下膿腫凡是膿液積聚在橫膈下的任何一處均稱為膈下膿腫。膈下膿腫是腹腔內膿腫最為重要的一種。是腹膜炎的嚴重并發癥。當感染一經在膈下形成膿腫都必須通過外科引流才能治療。 膈下腹膜淋巴網豐富,故感染易于引向膈下,膈下膿腫可以因體內任何部位的感染而繼發。大部分為腹腔膿性感染的并發癥。常見于急性闌尾炎穿孔、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以及肝膽等的急性炎癥,這些常并發右膈下感染。腹膜外的膈下膿腫,多來自肝膿腫的破入,據統計約25~30%之膈下感染會發展成為膿腫,余者多可自行消散,這是由于腹腔上部之腹膜具有強大的抵抗力。引起膿腫的病原菌多數來自胃腸道,其中大腸桿菌,厭氧菌的感染約占40%,鏈球菌的感染占40%,葡萄球菌感染約占20%。但多數是混合性感染。
3、盆腔膿腫:盆腔位于腹膜最低部位,腹腔內炎性滲出物易積于此間,為腹腔內感染最常見的并發癥。
關鍵在于早期診斷,疑診期間,一方面應進行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另一方面加強抗感染、抗休克治療,同時完善各項檢查。腹膜后間隙手術放置引流物是防止繼發性感染在腹膜后間隙擴散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