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司他韋銷售額不斷下跌 業績持續低迷竟然導致公司被賣?
相關企業: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東陽光藥的核心產品奧司他韋(商品名:可威)僅用了三年時間,從年營收59.3億跌到了5.55億。
曾經風光無雙
近日,東陽光藥業公布2021年業績,其2021年收入9.14億元,同比下降61.08%;歸屬于公司權益持有人的虧損及全部虧損(不考慮可轉換債券的影響)總額為4.15億元,同比下降170.30%,同比下降降170.30%,歸屬于公司權益持有人的虧損及全面虧損總額(不考慮可轉債影響)為5.88億元。
至于收入的急劇下降,東陽光藥物在年度報告中表示,主要是由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國內人口流動性下降,醫院的診斷和治療活動的數量。處方量和藥品銷售也有所下降。該集團的核心產品可以作為處方藥,主要用于等級醫院銷售,其銷售也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
根據年度報告,可威作為東陽光藥品的領先產品,2021年顆粒劑型銷售額約為4.7億元,膠囊劑型銷售額僅為8500萬元,總收入為5.55億元,與2020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3.19%。
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現在的可威賣不動,而曾經的可威風光無兩。
根據公眾信息,奧司他韋是一種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其作用機制是防止病毒從感染細胞釋放和侵入相鄰細胞,減少病毒在體內的復制。對于A.B型流感來說是活躍的,其原始研究藥物最初是由吉利德科學開發的,然后將專利轉讓給羅氏,該藥物于1999年被美國FDA批準上市,商品名為達菲,主要用于成人和1歲以上兒童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治療,以及成人和13歲以上青少年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預防。由于奧司他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它也是世界上流感預防和治療的主要藥物,已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基本藥物,并被美國和歐洲CDC推薦為主要抗流感藥物。
2002年,奧司他韋被批準在中國上市。由于2005年流感的大規模爆發,羅氏集團在政府強制生產許可的壓力下,于2005年將該藥品在中國的專利授權給上海制藥的子公司上海中西三維制藥公司和東陽光子公司東陽光制藥公司,東陽光子公司東陽光制藥公司東陽光制藥公司東陽光制藥公司于2005年被批準在中國上市。從那時起,兩家制藥公司以商品名銷售奧爾菲和科威,實現了奧司他韋的本土化。
自2006年以來,羅氏對中國奧司他韋的供應量相對較少,這也為國內奧司他韋騰出了市場空間。其中,東陽光藥品擁有最高的市場份額。相關統計顯示,上海中西三維制藥銷售額不超過10%,東陽光藥品不僅在價格上具有優勢,而且被列入醫療保險目錄。因此,它在市場上形成了絕對優勢,遠遠超過了原有的研究藥物達菲。同時,東陽光藥物還擁有奧司他韋顆粒型(包括膠囊和顆粒)全球獨家專利,保護期至2026年。由于顆粒劑適用于吞咽困難的患者和兒童,而且容易調整劑量,因此在市場上非常流行。
也正是憑借著科威在國內市場的出色表現,東陽光醫藥的業績一度走向塵埃,據其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東陽光醫藥.2019年分別實現了24.35億元和62.2億元的收入,收入占公司業務的20.85%和42.12%,特別是在2019年,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59.3億元,這也直接使得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59.3億元,這也直接使得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科威的顆粒,這直接使得科威的顆粒加膠囊劑型售出了59.3億元。
公司也因業績持續低迷而出售。
但是,新冠疫情改變了一切。
在2021年的半年報中,東陽光醫藥曾表示,2019冠狀病毒疾病在2020年突然爆發,在原有的流感高峰期,公共衛生工作和人民防控意識大大提高,流感病毒的流行趨勢得到徹底遏制。
2020年.2021年1-7月中國流行性感冒確診病例分別為114.53萬例.18.47萬例.同比下降67.633%.83.64%,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中心統計。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主要通過各級醫療機構銷售的處方藥。鑒于2020年初疫情的爆發和流感高峰期,終端醫療機構對可威化商品的需求很高,導致了大量的早期交貨。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新冠肺炎已被臨床驗證,無法用于治療新冠肺炎。新冠肺炎的流行數量繼續反復下降,流感的數量急劇下降。可威的市場需求急劇下降,處方量急劇下降,渠道庫存消耗緩慢,庫存積壓開始出現。可威的生產和銷售已進入持續低迷狀態。
即便東陽光醫藥為消化可威內存做了折扣促銷,但與之前的東陽光醫藥板塊凈利潤虧損直接導致其母公司東陽光果斷割肉,月均收入和產銷量還是有很大差距。
2021年9月,東陽光宣布計劃將公司持有的不超過51.41%的股權轉讓給廣東東陽光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藥)及其全資子公司香港東陽光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東陽光),東陽光也將不再從事藥品相關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這也正式宣布東陽光將退出制藥行業。
此后,東陽光多次發布公告,披露交易進展情況。根據東陽光更新的最新公告,公司計劃將東陽光醫藥共4.524億股股份轉讓給廣藥和香港東陽光。該股總額約占東陽光醫藥總股本的51.41%。重組實施后,東陽光醫藥將不再是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內的子公司。
對于東陽光藥品的銷售金額,東陽光在回復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函的草案公告中透露,東陽光藥品價格超過37億元。此外,根據東陽光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公告,截至交貨日期,廣藥已向東陽光支付人民幣9.32億元,不低于東陽光藥品交易對價的50%,并應繼續按銷售協議約定的期限支付標的剩余交易對價等相關利息。香港東陽光向東陽光支付人民幣11.47億元,剩余交易對價等相關利息應按銷售協議約定的期限繼續支付。
入局者擁擠的賽道。
一邊被賣,一邊迎來業績回暖。
根據3月11日東陽光制藥公布的1-2個月的業績,隨著疫情防控整體趨于穩定。人員流動和日常社會活動日益正常,終端醫療機構的整體流動。診斷和治療活動的數量。處方量已顯著恢復,推動東陽光制藥銷售非常好,前兩個月收入5.78億元,較2021同期增長約588%。隨著疫情防控的進一步控制和更多產品組合的推廣,東陽光制藥的整體表現有望在2022年取得更好的表現。
但是市場分析認為,東陽光藥能否逆襲主要取決于市場表現。
事實上,奧司他韋仿制藥軌道上的競爭加劇,除了受市場客觀因素的影響,也為可威業績的恢復蒙上了一層不確定性。
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庫,博瑞制藥.石頭制藥集團.科倫制藥的奧司他韋膠囊仿制藥已被批準上市。與此同時,許多公司提交了奧司他韋上市申請。
除了奧司他韋,除了奧司他韋之外,ZSP1273顆粒.羅氏瑪巴洛沙韋片等新藥在應對甲型流感方面比奧司他韋更有效,未來必將壓縮奧司他韋的整體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