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盆腔炎的中藥灌腸法是怎么樣?盆腔炎的預防及調護
盆腔炎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女性盆腔感染細菌后形成的慢性炎癥。大多數盆腔炎癥是由陰道炎上升引起的。許多已婚婦女患有慢性陰道炎,難以治愈,易復發,如果治療不及時,陰道炎會上升感染,導致宮頸炎、盆腔炎和附件炎。治療盆腔炎的一種方法是中藥灌腸,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中藥保留灌腸法已臨床使用多年,是一種較好的給藥方法,主要通過吸收腸壁,可利用腸壁半透膜的滲透性迅速吸收,引起全身治療,特別是對盆腔、腹腔等相鄰器官。此外,護士可以在住院期間或離開醫院后在家里操作。
操作前準備:
①一劑中藥煎1000ml備用②一次性輸液器1,少許石臘油或潤滑油③灌腸前要排空大、小便,以減輕腹壓及清潔腸道。
操作方法:
每天晚上睡覺前,排空大小便后,取右側臥位,使臀部靠近床邊。根據靜脈輸液法,將輸液器連接起來,排出氣體。輸液器頭,在末端涂少量潤滑油,慢慢從肛門插入直腸10~15cm,慢慢滴入藥液。藥液溫度為39℃~41℃為宜,壓力液位距肛門不得超過30cm,灌溉后,盡量臥床休息。
預防及調護:
(1)杜絕各種感染途徑,保持會陰清潔干燥,每天晚上用清水清洗外陰,做專門的盆,不要用手清洗陰道,也不要用熱水、肥皂等清洗外陰。盆腔炎時白帶多,質地粘稠,要勤換內衣,不要穿緊身化纖內衣。
(2)婦科手術后陰道出血,如月經期、流產后及上、取環等。,必須禁止性生活、游泳、洗澡、洗桑那浴,并經常更換衛生巾。因此,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致病菌很容易乘機進入,引起感染。
(3)被診斷為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必須按照醫生的建議積極配合治療。患者必須臥床休息或半臥位,以限制炎癥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不應太累,做工作和休息的結合,控制性交,以避免加重癥狀。
(4)發熱患者退熱時一般出汗較多,要注意保暖,保持身體干燥,出汗后換衣服,避免吹空調或直接吹對流風。
(5)觀察白帶的量、質、色、味。白帶量大,黃色厚,有臭味,表明病情嚴重,如白帶由黃色變白(或淺黃色),量由多變少,味道正常(微酸味)表明病情改善,(6)急性或亞急性盆腔炎患者應保持大便通暢,觀察大便特征。若便中帶膿或有內急后重感,應立即到醫院就診,防止盆腔膿腫潰破腸壁,引起急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