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首選哪些藥物治療?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有哪些?
風濕性關節炎多發生在中老年人,主要表現為紅腫和疼痛,特別是在寒冷潮濕的季節,誘發疾病的可能性會增加,面對疾病治療,避免接觸寒冷潮濕的環境,多注意保暖,多鍛煉,同時配合藥物治療,更好地幫助恢復。
治療
1.抗風濕治療
治療原則是早期診斷,盡快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藥物如下:
(1)水楊酸制劑是治療急性風濕熱最常用的藥物,療效準確。以阿司匹林為首選藥物,可解熱減炎,改善關節癥狀,降低血沉,但不能消除風濕病的基本病理變化,也不能預防心臟損傷等并發癥。
水楊酸制劑常可引起惡心、嘔吐、食欲減退等胃部刺激癥狀,可服用氫氧化鋁緩解,不能耐受水楊酸制劑者,可選用氯芬那酸。
(2)腎上腺皮質激素皮質激素不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必要藥物。只有當關節炎患者有心臟炎的證據,水楊酸制劑效果不佳時才考慮使用。
2.抗鏈球菌感染
治療鏈球菌感染是治療風濕熱的必要措施。青霉素是首選藥物。對青霉素過敏者可改用紅霉素或乙酰螺旋霉素。
3.中醫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醫痹癥范疇,急性期宜祛風清熱化濕,慢性期宜祛風散寒化濕,對緩解癥狀有輔助作用。
預防
非活動期注意關節運動,關節保暖,避免潮濕;去除體內鏈球菌感染灶,防止復發。如果扁桃體炎反復發作,扁桃體可以切除;風濕活動控制后,每2~4周肌肉注射120萬長期青霉素單位;患急性咽峽炎時立即就醫,避免復發。